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宣城“童梦舟楫,渡梦启航”儿童教育关爱帮扶团——赵佳佳个人感悟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宣城“童梦舟楫,渡梦启航”儿童教育关爱帮扶团——赵佳佳个人感悟
 
    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团队来到郎溪县黎明村委员会,为当地的孩子们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本次支教让我深入了解了乡村儿童的教育现状的同时也让我在实践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我在本次支教以“乡土文化”和“环保教育”为主线,结合郎溪本地特色设计课程。在文化传承方面,我收集了全国多地及郎溪本土的童谣,通过朗读、方言教学和互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语言韵律之美。通过郎溪童谣中描绘的郎溪当地的特色景物以及吃食,引发了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共鸣。在“五感体验”环节(看到、尝到、闻到、想到),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描述了郎溪当地的特色食物如绿茶,宁国粑粑等,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既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针对乡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的问题,我摒弃了单纯的理论说教,转而采用知识+实践的方式。课堂上,首先通过动画让孩子们主动意识到保护环境,进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随着带孩子们认识了不同的垃圾分类的标志以及其含义,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收集了孩子们日常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照片,通过贴身事例告诉他们垃圾分类并不是停留在口头或者书面上的宣传,而是需要我们实施的具体行为,让他们明白环保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具体行为切入,而非抽象概念。
    支教不仅是付出,更是学习。孩子们对本土食物的如数家珍,当地的特色食物宁国粑粑,起初我对这个食物并不了解,但通过孩子们的叙述让我这个外来者深刻体会到乡村蕴藏的生活智慧以及当地特色食物之美。短期支教的意义不在于灌输多少知识,而在于播撒兴趣的种子,也许我们的支教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不过弹指一瞬,但是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给他们带来一点点转变,那这就是我们支教的意义。
    本次黎明村支教经历,让我见证了乡村教育的质朴与韧性。用童谣传递乡情,用游戏践行环保,这些尝试或许微小,却是连接城乡、传承文化的有益实践,用我们的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作者:赵佳佳 来源:巢湖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3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聚焦茶乡振兴:桂林理工“一叶兴乡”实践团赴灌阳顺溪
  • 古韵流芳焕新彩!——巢湖学院教育关爱团赴梅渚参观有
  • 青春护夕阳,安全筑暖巢——银龄智援实践团社区养老服
  • 用陪伴架起心桥,以行动播撒希望 —— 南阳理工学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