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赤笔描红忆初心,青春绘彩续荣光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系列活动(四)

赤笔描红忆初心,青春绘彩续荣光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系列活动(四)
为了以实际行动致敬革命历史,赓续发扬先辈爱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7月8日上午,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革命遗迹保护工作,对“红军首次入川纪念碑”进行描红维护。
该纪念碑记录着1932年12月5日红军入川的重要历史:当时贺龙率领红三军突破国民党围剿,跨越鸡心岭界梁子进入巫溪县,成为最早入川的主力红军部队。入川首战中,红军采取三面围攻战术取得胜利,并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济贫惩恶等方式开展革命宣传,为当地革命运动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现场,志愿队员们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面对碑体特殊且其高度较高的情况,队员们迅速行动合力搬来木梯。考虑到攀爬木梯过程存在风险,大家反复检查木梯稳固性,互相扶持配合。描红过程中,队员们仔细勾勒笔画,专注填补褪色区域,每一笔小心翼翼,力求还原石碑的庄严面貌,让“红军首次入川纪念”八个字与五角星重新焕发光彩。在应对突发情况的过程中,队员们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了革命先辈克服艰难险阻时,那份吃苦耐劳、灵活应变的品质与智慧。
此次描红,是当代青年对红色历史的深情回望,志愿者们在执笔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历史沉甸甸的重量以及红色革命精神的光芒万丈。纪念碑承载的不仅是红军入川首战大捷的壮举,更是革命先辈不畏艰险、为理想奋斗的缩影。志愿服务队以描红为契机,深入触摸历史脉络,让红色精神在实践中传承。志愿者在描红结束后,表示志愿者们将把活动中感悟到的坚韧奉献精神,融入未来教学与生活,让红色火种在更多人心中传递。
此次志愿服务队的描红行动,不仅是对革命遗迹的保护,更是一场生动的红色教育。通过与历史对话,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力量中延续,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的红色担当,让红军入川的历史光芒,照亮当代青年的奋斗之路。
记者:许可
摄影:陶涵
 
作者:许可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戏剧赋能添活力,教学创新育栋梁
  • 2023年7月8日下午16时30分,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教育团队在徐家镇
  • 07-09
  • 溪畔的脚步,笔尖的远方
  •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大手拉小手”在徐家镇中心小学的开展情况,7月8日下午15:00,“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特地走访了两
  • 07-09
  • 以趣启学传乐理,童心逐梦铸乐魂
  •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更是童年的翅膀。”为践行“知识习得、艺术实践与人格滋养”的多维育人目标,2025年7月8日,“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