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传科创星火,引童梦远航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奇妙科学

传科创星火,引童梦远航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奇妙科学
7月8日上午,徐家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里,“逸师爱心公益课堂”的趣味科学由志愿者沈思晨正式开讲。开设科学课致力于激发孩子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旨在为乡村孩子打开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窗户,看到课本之外那片充满奥秘与惊喜的科学天地,弥补乡村教育中科学实践资源不足的短板。同时激发探索他们未知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播下科创的种子,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科学的翅膀,助力乡村孩童以科学为帆,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课堂伊始,志愿者沈思晨以哪吒闹海中“眼泪在海中往上流”的神奇景象切入,瞬间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她顺势引出 “水的密度比海水小” 的物理知识,并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实验验证结论。孩子们在亲手操作中,真切感受着科学的逻辑与魅力,为接下来的探索埋下了好奇的种子。
模拟海底火山喷发实验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志愿者老师先将整个实验流程演示一遍后,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动手尝试。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小心翼翼地操作,发现动画里的现象正在自己手中重现。泡腾片被扔下容器的那一瞬间,最上层的溶液纷纷冒起了泡泡,惊奇和惊喜笼罩着整个班,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发现的光芒,对科学的好奇与热情也在这一刻被悄然点燃。
“这就是哪吒的藕粉身体——”沈思晨突然用力捶向盆中淀粉糊,孩子们惊呼着摸到坚硬表面。随后的“番茄酱救援”游戏中,学生们必须控制力度挤出卡在瓶口的番茄酱,由此理解非牛顿流体的特殊性质。通过这个实验,沈思晨告诉学生们,做人要像“非牛顿流体”一样,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学会随机应变。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次科学课不仅是一次新奇的体验,更是一次科学思维的启蒙。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了观察、思考和合作,感受到了科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心中埋下了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
记者:彭竹君
摄影:李梦珂
 
作者:彭竹君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课堂辅成长,情融夏乡育未来
  • 2025年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在徐家镇中心小学开展第三次课业辅导活动。本次活动涉及书法
  • 07-09
  • 乡校课堂添新彩 童心逐梦共飞扬
  • 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走进徐家镇中心小学,全天开展特色课程与课后辅导活动,通过多样化
  • 07-09
  • 巧手绘梦书青春 童心筑梦暖乡夏
  • 7月8日下午14:3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队员抵达巫溪县徐家镇中心小学,为该校学生开展特色课后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