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非遗润童心,创意筑梦行

非遗润童心,创意筑梦行

  “素绢叠韵缚青弦,靛染云纹绽锦笺。欲借匠心传古艺,童眸映彩焕新天。”为了传承非遗文化、厚植环保理念,青年志愿者以非遗扎染为灵动画笔、牛奶盒变灯笼为缤纷颜料,在童真的画布上,晕染出文化传承与绿色创意交织的斑斓画卷。2025年7月5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蓼花知行志愿服务队如一群文化使者,怀揣热忱走进广德市新杭镇中心小学,用青春的温度,点亮乡村文化传承的新曙光 。

  同学们展示扎染作品

  当非遗扎染的故事在课堂流淌,牛奶盒变灯笼的创意同步绽放,志愿者化身穿越时空的故事摆渡人,将扎染千年历史化作潺潺溪流,孩子们求知的眼眸似闪烁星辰,紧紧锚定这方染布天地,那些蒙尘的牛奶盒正等待破茧成蝶。实操时,白布如素笺,褶皱似诗行,捆扎的绳线宛如细密琴弦,编织着绮丽的色彩梦境;与此同时,孩子们手中的剪刀在牛奶盒上游走,像是为其揭开神秘面纱,彩笔勾勒出的图案,恰似为它披上五彩霞衣。当白布浸入青靛染料,时光仿佛被晕染得柔软绵长;而牛奶盒装上灯带、系上流苏的瞬间,也点亮了童趣星河。待绳结解开,扎染布上,有的似水墨山水晕开烟峦黛影,有的如夏夜星河缀满神秘光点;一旁的牛奶盒则变身“童话城堡灯”“萌趣动物灯”,光影流转间,孩子们的欢呼如银铃碰撞:“快看!白布像被施了魔法!废品也能开出绚丽的花!”非遗文化不再是古籍里沉睡的文字符号,环保理念也挣脱生硬说教的枷锁,二者化作掌心可触的艺术涟漪、融入日常呼吸的清新绿意,悄然在童真的土壤里,播下传承与希望的种子 。

  志愿者分发灯笼制作材料

  非遗的赓续,需青年接力;环保的理念,也需童心践行。在此次扎染课堂中,志愿者既是非遗的讲解者,也是技艺的引导者,讲工艺之源流,授染色之技法,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触碰传统、理解环保。孩子们则用一幅幅作品无声回应,让非遗的浪漫与绿色的理念在童真的土壤中交融生长。未来,志愿者们将继续深入基层开展文化宣讲与非遗体验活动,让传承不断线,让美育润童心,以青春之力绘就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新景。

作者:杨清月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蓼花知行志愿服务队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烹茶问道解锁农旅密码,逗兔寻趣点亮乡村活力——吉首
  • “布”期而遇,“染”出新知
  • 后塘河社区 “化学启蒙与创意手工” 实践活动:点亮科
  • 薪火相传谱新篇,安全灭火“垒壁堡”
  • 巧手制风铃 环保润童心
  • 巧手制风铃 环保润童心
  • 近日,一场以 “巧手制风铃 环保润童心”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社区活动中心热闹开展,20 余名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废纸杯和绳子等材
  • 07-05
  • 非遗润童心,创意筑梦行
  • 非遗润童心,创意筑梦行
  • 为了传承非遗文化、厚植环保理念,青年志愿者以非遗扎染为灵动画笔、牛奶盒变灯笼为缤纷颜料,在童真的画布上,晕染出文化传承与绿色创
  • 07-05
  • 青春助力健康,中医情暖夕阳丨河南医药大学“全心全益
  • “遗” 脉相承实践团探秘海州五大宫调:在非遗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