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蓬勃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街道上车辆川流不息。车辆数量的增加虽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然而,与之相伴而生的停车问题却成为了困扰民众的一大难题。2025年1月18日 - 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现在就出发”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德州市,开展“探索停车难题”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通过线上调研与小范围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当下的停车现状,并与社区居民就停车问题进行探讨。
一、线上线下调研,洞悉真实状况
停车问题普遍存在且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问题,2025年1月15日,实践队员在网络上发布了关于停车问题的调查问卷,邀请来自不同居住区域的居民参与填写。该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停车困难的时段、公共车位是否充足等。与此同时,实践队员依据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参照调查问卷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后,对社区居民进行小范围的随机采访,旨在获取最真实有效的数据。
在这两种调查方式中,实践队员发现,总体而言,居民在线上线下所遇到的停车问题具有共性。不过,在实地调查中,实践队员察觉到不同类型的社区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问题。这一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实践队员的热情,他们对于如何缓解停车难的问题也初步形成了一些想法。
二、深入不同社区,实地探究问题
2025年1月18日,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实践队员分成两组。一组前往老旧小区进行实地调研,另一组则前往近五年内修建的小区开展调查。为了确保调查的准确性以及队员们的安全,实践队员在当地人的引导下,前往居住人口最多且车辆保有量最大的小区。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发现近五年修建的小区在缓解停车问题方面卓有成效。在对这类小区的调查中,队员们看到了地下一层或者地下两层的停车场,在小区地面上还设置了专门用于停放电动车的停车场,部分小区周边还配备了公共停车场。然而,老旧小区与之相比则显得十分拥挤。经过调查,队员们发现老旧小区几乎没有地下停车场,小区内所谓的车库不过是每栋单元楼的一层,相较于整个小区的居住人数,这些车库的数量显得杯水车薪。除此之外,老旧小区的居民常常将车辆停放在绿化带或者小区楼下的过道,但由于车辆多而场地少,一到晚上,停车就成了最为棘手的问题。同时,老旧小区的照明条件往往不佳,夜晚拥堵的车辆对居民的人身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众人齐心,探寻最优方案
2025年1月19日 - 20日,实践队员针对停车问题尤为严重的老旧小区再次进行调查。在前往调查之前,队员们了解到老旧小区的建筑布局大致相同,于是他们选取了建设时间最早的一个小区,对其停车点位、居民常用停车点、停车时间以及停车数量进行统计,并运用人工智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确切数据之后,实践队员前往该社区办事处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探讨。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讨,实践队员和相关负责人初步拟定了“重新规划停车点 - 合理利用空余区域 - 协商能否开放路边临时停车点”的方案。
停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在未进行实地调查之前,实践队员都以为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但真正开展调查之后,实践队员才明白,任何问题都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去分析解决,绝不能照搬书本知识,禁锢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