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段经历让我们刻骨铭心
“因为那是潜山啊,是不一样的”,在见面会上,一位已经大三的学姐说到,这让我对潜山之旅的期待又增加了一分。作为宣传组的一员我开始收集资料,期间看到了18年前杨千方学长支教的图片,看到了一年又一年不顾辛劳的传承……但是在启程的前几天突然被告知原先的支教地点不再提供场所,不得不更换地点,而且形式也不是单纯的支教了,我陷入了犹豫,但还好最终决定参与这场未知因素很多的旅途。
“‘携爱科教行,共赴千方约’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千方爱心学校赴潜山市黄铺镇暑期宣讲调研团队,出发!”大家怀着各自的期待前往潜山。大巴车缓缓驶出学校,车窗外的建筑不断后退,美丽的景色映入眼帘,潜山出现在我的视线中。
学成归来,反哺乡村。因为来到了新的地点,一切都是未知的,大家刚到黄铺镇就开始了紧锣密鼓地规划:去做安全宣讲、辅导、采访、调研、开展文体活动……大家一起讨论着,最终大致规划好了任务。第一天我跟着其他队员们一起在街道两旁进行安全宣讲,队员们还都不怎么放的开,碰了很多次壁,渐渐的大家可以兵分几路,去不同的村子进行安全、防诈骗、科普宣讲,“网络诈骗不容小觑,现在科技很发达,大家一定要提防陌生号码……”防诈骗宣讲结束后,桃铺村的书记再次提醒村民。“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虽然辅导只有短短一个星期时间,也谈不上教育,但是从分别时队员落下的眼泪中、从孩子们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的过程中、从家长接送孩子时的感谢声中,我确实看到了队伍带给村子带给小朋友们的影响。
走进乡村,受益匪浅。在潜山的这十几天,我接触到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工作者:从黄铺村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王绍南身上他学到了以身作则、敢想敢做。黄铺村原先是负债累累的“问题村”,但靠着坚守的初心、不懈的奋斗和敢闯的勇气,王绍南带领村“两委”抓党建、促脱贫、兴产业,彻底让黄铺村“旧貌换新颜”。“党群的建设主要是建立全村干部考勤制度,以身作则,我会故意犯小错误然后发自己,起一个示范作用……”、“在每个村民小组成立村民理事会,将村级的‘四议两公开’扩展为‘五议三公开两参与’群众工作法……”,王绍南书记的努力不仅成功带领黄铺村脱贫,并且转变为一个经济富足、乡风和谐的“富裕村”。从鲍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邢翠翠老师身上我学到了乐观与坚持。邢老师毕业于安徽大学,原本在上海有一份工作,但为了造福乡村,她毅然来到乡村创业,虽然过程艰辛无比但仍未打消邢老师为乡村做贡献的想法,现在邢老师不仅是潜山县绿野畜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而且开办了德谦学堂,致力于从经济教育两方面带动乡村发展。走进乡村,我见到了农民伯伯在田地中辛勤的工作;见到了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见到了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美丽乡村;见到了基层工作者工作的困难;也见到了乡村发展的困难与机遇……成功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调研乡村发展的过程中,王书记指出:我们工作的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通过在乡村建立给工厂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让农民成为“家门口的打工人”,而且可以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加工,创造更大的价值。虽然王书记没有直接提到村中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不容易,但是其背后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非要形容这段经历,莫若“是奉献,亦是收获”最为恰当。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要不停奔跑,无论未来是老师还是职工;我们要高举火炬,无论身处乡村还是城市。
时间:2023-08-31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