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社会实践团前往兰州开展“观生态、品文化、探科技,保护母亲河行动”实践调研活动,深入黄河流域,聚焦历史文化,促进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7月15日下午,实践团抵达兰州市白塔山公园。通过参观厚载兰州千年文韵的白塔山,考察承载兰州人民百年回忆与精神的中山桥,采访当地居民,来调研这两个兰州地标——白塔山与中山桥的历史,了解其中蕴含的黄河沿线的文化。
白塔山公园文化调研路线的第一站是白塔寺。
团队成员从白塔山脚一路爬至山顶,便到了白塔寺。
在这里,团队成员参观了以白塔遗址为主的多个古代建筑与文物,有紫荆树、青铜钟,还有记载大禹治水的“夏禹
岣嵝碑”。据记载,白塔寺始建于元代,
元太祖时期,西藏萨迦派法王派了一名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途径兰州时不幸病逝,遂建塔纪念。如今,元代所建白塔已不复存在,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因此,白塔寺融合了汉、藏、回等多种民族的建筑风格。如今,白塔寺成为兰州城市文化的地标,她也象征着兰州人对和平安谧的向往。
白塔山公园文化调研路线第二站是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弘扬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团队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有序进馆参观。
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动人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都让团队成员为老一辈革命家追求真理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接着团队成员一路攀登,抵达了白塔山公园
丝绸之路文化墙。丝绸之路的路线与典型故事,均被雕刻在了墙上。团队成员沿着墙壁缓缓前行,阅读着墙上的故事,进行了一场短暂的事丝路之旅。丝绸之路,起自中国西安,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这是一段"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张骞走过,去拉远方同盟打仗;文成公主走过这条路,带着中原文化远嫁西藏;法显和玄奘走过这条路,为了去印度取经,最后把佛教文化带回了中国。



该日实践团的最后一站是中山铁桥,这座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桥"。兰州中山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07年,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象征",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团队成员通过在中山桥与当地居民进行访谈交流与参观阅读中山桥纪念碑,对中山桥的历史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桥彩虹临波,百年流云飞渡。今逢盛世,毋忘尘忆"。这是镌刻于兰州中山桥纪念碑《百年铁桥赋》上的一句碑文,刚毅的铁桥背后是数不尽的曲折,经历了洪水冲刷、地震摇撼、风雨剥蚀、车船碰撞,她目睹过晚清的没落,承受过战争的轰炸,见证了中国由贫穷走向富强。

一座山见证了黄河流域千年来的历史兴衰,一座桥阐述了金城百年来的繁荣景象。夕阳西下,抚摸着中山桥灰绿色的桥身,望着黄河的滚滚流水,实践团的调研之旅在此落下帷幕。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通过实地考察白塔山公园和中山桥的历史文化,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社会实践团的团队成员对于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也为黄河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弘扬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