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团结,传承非遗文化

      2023年8月,实践队参与了云南楚雄彝族火把节和彝族刺绣的体验。这次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践队于8月10日到达了楚雄市,整个城市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广场上布满了红色的布置和装饰,门洞上挂满了五彩缤纷的彝族织物和饰品。我兴奋地走进人群中,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当晚,火把节的庆祝仪式开始了。我来到了主会场,发现整个广场上挤满了人群,大家手持着火把,散发出热烈的气氛。在夜幕的笼罩下,高高的篝火准备点燃。随着一声巨响,火把点燃了,熊熊火焰腾空而起。瞬间,城市亮如白昼,热情的欢呼声回荡在整个广场上。   

       火把节的庆典活动包括了歌舞表演、传统音乐等。我被精彩绝伦的彝族舞蹈表演所深深吸引。演员们身着华丽的彝族服饰,在欢快的节奏中跳动着优美的舞姿。他们手舞足蹈、翩翩起舞,展示出彝族人民的无穷魅力和激情。

       第二天清晨,实践队来到了楚雄附近的一个彝族村落。村里的彝族人民以淳朴友善而著称。他们热情地接待我。进入一户彝族人家,看到他们正在制作彝族传统手工艺品,如彝族绣品、竹编和手工制作的彝族服饰。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刺绣的技艺和工艺制作的细节,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彝族妇女们坐在一起,专注地用针线绣制着细致的花纹。我亲自尝试了一把,才体会到这背后需要的耐心和技艺。他们的手艺不仅令人赞叹,同时也传递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每一个绣制的图案都蕴含着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文化传承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与当地的彝族人民交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了解到火把节除了庆祝丰收,还有着象征驱邪和祛灾的含义。彝族人民相信通过火把的燃烧,可以排除恶灵和不幸,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这种对自然、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信仰,使我们对彝族文化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参与这次活动让我们领略到了云南楚雄彝族人们的多元文化和多彩生活。他们用火把节和刺绣这两个文化符号来传递他们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不仅传承了自己的文化,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了解和体验。

        我深深感慨于彝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我也明白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它能丰富人们的生活和视野。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将尽我所能去了解、尊重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同时也积极地去接触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摄影:朱佚伦,撰稿:朱佚伦,编辑:朱佚伦)

时间:2023-08-28 作者:朱佚伦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从“前店后厂到协同共进”——中南大学香港与内地经济
  • 加强民族团结,传承非遗文化
  • 参观彝族村落,了解彝族文化。体验彝族火把节的浓烈氛围,见识了彝族的彝绣文化,弘扬了彝族文化,加深了民族团结。
  • 08-28
  • 愿净立净成员与紫阳街道社区合照
  •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为进一步普及环保知识,增强节能节水意识,引导大众凝聚共识
  • 08-27
  • 不忘初心,践行团山
  • 不忘初心,践行团山
  •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的测绘工程专业的六名学生组成赴宣城市宣州区团山村暑期实践小分队前往安徽省宣城市,并开展了以宣州区团山
  • 08-26
  • 南财学子赴桦墅村,品茶肆幽香,见乡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