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降解抗生素,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魔法转化小分队”于2023年7月20日至7月31日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中期调研活动。
7月20日,小队成员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得知,目前处理抗生素的三大痛点:一、难生物降解和高温降解, 二、COD浓度高,高达80000mg/L,废水允许排放的最高COD浓度为20000mg/L ,三、pH值波动大,约为4-8.5、色度高通常大于150倍、气味重。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法难以达到理想的去除效果,但是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抗生素方面具有许多优势。
7月21日至7月25日,小分队成员通过走访市场得知,目前市面上使用降解抗生素的光催化剂80%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钛。二氧化钛降解抗生素仍然存在三大痛点:一、电子/空穴对易复合,易失活,二、二氧化钛催化剂的适用范围为40-60℃,化学热稳定性差,三、开采原矿石,成本较高,对太阳光能利用仅为5%,循环利用难,应用场景单一。7月25日至7月31日,小分队成员走进实验室了解到,学院科研团队历时450余天,筛选了多种原料,一路克难攻坚,最终首次发现更具潜力、更有优势的g-C
3N
4/CeO
2半导体纳米光催化材料。与最常用的纳米光催化材料二氧化钛相比,效果更优、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同时科研团队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生产出了四种型号的产品,分别对应:医院、污水处理厂、抗生素制药企业、畜牧养殖场。目前,项目仍在实验室测试阶段,未来有望批量生产进入市场。
至此,“魔法转化小分队”前中期调研工作结束,准备进入下一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