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隆德文化,见证稚子成长
筑梦计划之兰州大学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温堡村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于7月20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温堡村开展实践活动。实践队在隆德县进行采风行动,了解当地文化。在温堡开展支教活动,与当地孩子交流并深入乡村,探寻乡村文化。
倾听非遗故事
到达目的地后,实践团队首先进入了宁夏民间博物馆来了解当地非遗文化。在馆主的带领下,实践团队近距离参观了刺绣作品,杨氏家庭泥塑,魏氏砖雕,剪纸作品,农民画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并初步了解了他们的历史。
实践团队在绘绣坊遇到了正在创作山水刺绣的田慧君老师。田慧君老师是隆德刺绣文化的代表人物,她不仅刺绣技艺让人佩服,她的经历也能让每个人都肃然起敬。实践团队怀着崇拜的心情对田慧君老师进行了采访,并了解到了刺绣技艺在隆德传承现状。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刺绣时,田慧君老师朴实的答道就是因为喜欢,同时田慧君老师也提到刺绣最需要的就是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年轻人一方面因为没有足够的耐心去一针一线打磨作品,另一方面由于刺绣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足以维持生活所以很大的限制了刺绣的传播发展。每一项非遗文化都凝聚了每一位传承人的血与汗,是祖国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欣赏老巷子风景
距隆德县城1公里的老巷子保留了古村落的原始特征和原住民的生活生产场景,再现了当地的人文历史。老巷子也被称作“红崖村”,是国家3A级景区,也是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进入老巷子,土墙青瓦的店铺前面的摊位上摆放着荷包,编织物,农民画等物品,当中还有买卖小吃的商贩,远远望去民俗文化意味浓厚。村内东西五条,南北共六条巷子,其间红崖泉,古钟石阶,红军墙,等坐落其中。虽然主巷道只有几百米,巷道周围随处可见的石阶,石磨,石雕,木桥,壁画等处处体现着老巷子的“老”。千年隆德县,百年老巷子,古村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着勃勃生机。
助力稚子梦想
温堡村位于隆德县南部,地处偏僻,大山环绕,当地孩子接触到的资源较少。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旨在带给学生们高质量的教学,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丰富校园生活。同时通过这次活动锻炼实践成员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及团队合作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团队成员来自与各个专业,各个年级,但是大家团队意识很强,成员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并会不遗余力的分享教学心得与技巧,力求每个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实践地点设施简单,没有多媒体设备,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成员花费了很大精力来准备课程内容。在上课互动时,实践队员会毫不吝啬的分享自己学习收获以及一些学习技巧,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有时也会做击鼓传花,有奖竞答,写下心里话等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了解心理需求。团队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设了剪纸课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认识了解传统文化,同时锻炼动手能力。有位孩子在预测未来的纸上写到:“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一个学问高的人,可以给社会做出有用的事情,我也希望我是个有钱人。因为人生是不公平的,是金子总会发光发亮的。”整句话没有高屋建瓴的见解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修饰,甚至语句里面有些小问题,但蕴含其中对未来纯真的想法却在闪闪发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这群淳朴的孩子与他们纯真梦想。山高水长,期待着与孩子们在某一天重逢,再见到他们茁壮成长自信阳光的模样。
时间:2023-08-19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