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将幸福送进千万家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自觉承担乡村振兴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彝起振兴,赤凤雅韵”乡村振兴团于2023年7月15日在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的马脑村粮经现代农业园区、光荣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区、荣丁镇凤凰村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及对新华村水岸新华易地搬迁集中点后续发展情况开展了相关的实地调研。

首先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彝起振兴,赤凤雅韵”乡村振兴团在荣丁镇人大主席狄义林的带领下参观了马脑村粮经现代农业园区,详细了解了关于马边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建设、猕猴桃产业园区发展、群众增收等工作情况。据介绍,2020年在省农科院园艺所技术的支持下,马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马边猕猴桃协会共同引进培育了毛花、翠玉等十八个品种,在马猴部落猕猴桃示范基地试种。马脑村根据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因地制宜,如今在各方的努力下,猕猴桃生产已经步入正轨,并产生了良好的收益,为马边当地人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有效衔接发展。

 

 

图为乡村振兴团成员在马猴部落猕猴桃示范基地听荣丁镇人大主席狄义林对产业园区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的介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一 摄

随后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彝起振兴,赤凤雅韵”乡村振兴团调研了光荣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区,分别对黄茶、佛手柑和高山蔬菜三大基地进行了深刻考察。据了解光荣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并非一番风顺,面对种植技术的缺乏以及缺少市场对接的严峻情况,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到村后,未有丝毫退缩,坚持发展高山蔬菜的正确方向,引进峨眉山市龙池镇蔬菜种植龙头企业,成立“荣时鲜”农业专业合作,实行“企业示范牵头+群众劳学结合+蔬菜产销一体”模式,建成高山绿色蔬菜基地170余亩、药用佛手柑220余亩、高山黄茶基地50余亩。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发展,切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加了当地收入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当地就业苦难的问题,保障了当地群众的稳定收入,实现了真正的富村强民。在调研的过程中,乡村振兴团成员进入三大基地,品尝了当地种植的番茄,参与了佛手柑的采摘及黄茶基地的参观。

 

 

图为乡村振兴团成员在光荣村蔬菜种植基地听当地人对蔬菜的种植、成长时令等讲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一 摄

其次,乡村振兴团相继到了荣丁镇凤凰村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进入了水稻生产基地。这里被称为“筲箕坡”,拥有100多年种植水稻的历史,梯田气势庞大,屋舍、木竹、山谷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夏日乡村画卷。在这里乡村振兴团了解、学习到了水稻种植的品种、种植及丰收时节、其市场价格及生产质量与销路。深刻了解到了这条以水稻为主的农业产业链条。同时从荣丁镇人大主席狄义林了解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以及对于当地人民群众的一个帮助和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保障。

 

 

图为荣丁镇凤凰村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水稻梯田风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一 摄

最后乡村振兴团来到新华村水岸新华易地搬迁集中点对后续发展情况做了调研。走进居民楼里,考察了搬迁居民所生活的环境。搬迁集中点主要针对于农村未解决温饱困难、居住地没有任何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收入资源差等人群问题。新华村水岸新华易地搬迁集中点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处于市集、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社区有专门管理人员、具有保障性。其生活条件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现了有效的脱离贫困,逐渐向小康迈进。

 

 

图为乡村振兴团成员在新华村水岸新华易地搬迁集中点与荣丁镇人大主席狄义林交流的场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一 摄

“产业兴,敢创新,环境优”是此行在马边彝族自治县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看到的。同时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及收入。使农村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提升了农村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放长眼光,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和动力。此行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彝起振兴,赤凤雅韵”乡村振兴团认真考察,积极参与,收获颇多。

 

时间:2023-07-18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大学生新闻推荐
  • 研学游 乡村兴 | 粤北客家第一村——南雄乌迳新田村
  • 江西师范大学:宣讲团以青春姿态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