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铁道兵精神照亮前行路:十堰市博物馆之行感悟

(通讯员 秦韩)6月29日下午两点,骄阳似火,却丝毫未减“铁脉薪传”实践团成员的热情。怀揣着对铁道兵精神的崇敬与探寻之心,成员们踏入了十堰市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精神之旅。

 

十堰市博物馆,这座承载着城市历史与文化的殿堂,虽未设有专门聚焦铁道兵的独立展区,但馆内丰富的展品与详实的资料,仍勾勒出铁道兵与这座城市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后人得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起那些熠熠生辉的铁道兵记忆。

 

走进博物馆,实践团首先被馆内陈列的各类历史文献所吸引。在一本本泛黄的书籍和珍贵的文件中,努力搜寻着与铁道兵相关的蛛丝马迹。其中,一份关于十堰地区铁路建设规划的老档案,虽未直接提及铁道兵,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那个时代铁路建设的宏大愿景与紧迫需求。成员们深知,正是铁道兵这群无畏的勇士,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艰苦的铁路建设事业中,用汗水和热血铸就了条条钢铁巨龙,才让十堰这座原本偏远的山城,逐渐融入全国的交通网络,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博物馆内的图片展区,一幅幅黑白照片仿佛将实践团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照片中,铁道兵战士们身着朴素的军装,在崇山峻岭间挥舞着铁锹、钢钎,开山凿石、架桥铺路。他们坚毅的面庞上写满了对事业的执着与忠诚,粗糙的双手记录着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有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在陡峭的山崖边,铁道兵战士们腰系安全绳,悬挂在半空中进行爆破作业,脚下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眼神中透露出的是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这些照片,是铁道兵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他们在艰苦环境下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品质。

 

除了图片和文献,博物馆中陈列的一些实物展品也让实践团对铁道兵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一把把锈迹斑斑的铁锹、钢钎,虽已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然能让后人想象到当年铁道兵战士们挥舞着它们,与大自然顽强搏斗的场景;一盏盏昏黄的马灯,在黑暗的隧道中为战士们照亮前行的道路,陪伴他们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还有那破旧却整洁的军装,仿佛还残留着战士们的体温,诉说着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与奉献。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还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讲述了十堰地区铁路建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以及铁道兵在其中的突出贡献。工作人员提到,当年铁道兵部队在十堰地区修建铁路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施工难度极大;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战士们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按时完成了铁路建设任务,为十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述,队员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涌起一股强烈的敬意和感动。铁道兵精神,不仅仅是一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一种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情怀。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青年应该传承和弘扬的优良传统。

 

▲图为“铁脉薪传”实践团在十堰市博物馆前的合照(来源 宣发部)

 

此次十堰市博物馆之行,虽然时间短暂,却收获颇丰。实践团不仅深入了解了十堰地区的历史文化,更从那些珍贵的展品和感人的故事中,深刻领悟到了铁道兵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铁道兵精神的重要使命。在今后的日子里,实践团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将铁道兵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铁道兵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秦韩 来源:铁脉薪传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新闻推荐
  • 新时代科技小先锋|南京特师微光筑梦暑期支教团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