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郭星娴)2025年7月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铁脉薪传”实践团专程奔赴铁道兵第三工程处(简称“铁三处”)旧址,一脚踏入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仿佛瞬间被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旧址内,斑驳的墙壁、老式的办公用具,无声诉说着铁道兵们曾在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往事,处处透着岁月打磨后的深沉力量。随后,实践团成员走进铁道兵“铺架劲旅”展览馆,在负责人的热情引领与生动讲解中,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历史回望。
(图为铁三处负责老师以及团队成员 来源:宣发部)
展馆内,泛黄的老照片定格着铁道兵们战天斗地的瞬间,锈迹斑斑的钢钎、磨得发亮的扁担,静静陈列在展柜中,每一件都镌刻着奋斗的温度。负责人的讲解时而激昂、时而动容,从铁道兵组建时的使命担当,到铁三处征战南北的峥嵘岁月——无论是劈开秦岭的陡峭山崖,还是跨越长江的汹涌波涛;无论是在东北雪原顶着零下30度的严寒抢工期,还是在西南边陲冒着暴雨抢修铁路,铁道兵们始终以“一根钢轨连着一颗心,一段枕木载着一份情”的信念,用双手在崇山峻岭间编织出钢铁网络。“你看这张照片,暴雨冲垮了临时工棚,战士们就披着塑料布蹲在铁轨上啃干粮,第二天照样准时开工。”负责人指着一幅老照片,声音里满是敬佩,实践团成员们凝神倾听,眼前仿佛浮现出那群身着军装的建设者们,在泥泞中、在风雪里,用肩膀扛起国家交通事业的希望,内心被这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豪情深深震撼。
(图为铁三处展览馆 来源:宣发部)
走出展馆,成员们仍久久沉浸在感动中。“原来‘志在四方’不是空话,是铁道兵们背井离乡、扎根荒野的选择;‘艰苦奋斗’不是标语,是他们用血肉之躯对抗恶劣环境的坚守。”一位成员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此次探访,让“铁脉薪传”的意义愈发清晰——实践团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让铁道兵的钢铁意志在青春的血脉中流淌,让“铺架劲旅”的奋斗基因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更加动人的传承故事。
(图为铁脉薪传实践团成员合影 来源:宣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