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币上游景AR深度游,蚌埠龙创基地探秘,开启智慧文旅场景革命

“浮云游子”团队赴蚌埠龙创数字产业基地,聚焦“VR+文旅”的落地路径展开调研。在这场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奔赴中,我们触摸到传统景区转型的破局密码。在龙子湖数字展厅,VR技术将淮河文明史转化为可交互的“时空沙盘”。戴上设备,手指轻点即可穿越至双墩遗址——虚拟陶工正演示刻符烧制,点击陶片可查看7300年前的渔猎场景;扫描明代码头浮雕,货船竟在虚拟河面起航,点击货物能触发漕运商队的方言对话。这种“可触碰的沉浸”彻底颠覆了“玻璃柜+解说牌”的传统模式,试点景区数据显示,游客驻留时长从23分钟延长至78分钟。
二楼的3D打印工坊内,一台工业级光固化设备正逐层复刻涂山禹王像。0.03毫米的打印精度下,石像衣纹褶皱清晰可见,而匠人正用纳米喷枪为半成品手工做旧——机械的精准与手作的温度在此交融。货架上,半成品树脂像与成品青铜色摆件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如“数字胚胎”,后者经匠人4小时手工描金后,方显千年古韵。这种“科技造胚、人文点睛”的模式,让文创品兼具生产效率与文化厚度。
双方研讨会上,一个“虚实共生”的文旅生态逐渐清晰:游客在虚拟展厅修复的数字文物,可扫码生成3D打印订单;在AR剧本杀中解锁的禹王传说,能兑换实体手账本;就连展厅的虚拟花灯,也能通过线下文创店复刻为夜光灯笼。这种“所见-所感-所得”的闭环,让文化体验突破屏幕限制,转化为可带走的城市记忆。
当科技为文化插上翅膀,蚌埠的文旅产业正从“看景”走向“入戏”。或许不久的将来,每个游客都能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亲手触摸历史的年轮。
 
作者: 安徽财经大学 梁柯、付俊、周明杰
 
作者:梁柯、付俊、周明杰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大学会计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0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