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运河畔的宋韵食光剧场,食客王先生正用手机扫描餐盘上的AR标记,北宋《清明上河图》的动态市集突然在餐桌上铺展——汴河船工的号子声、酒旗招展的投影与眼前的东坡肉形成跨时空对话。这家以VR+宋文化为主题的餐饮空间,正通过虚实融合技术重塑消费场景。
技术赋能:从味觉到五感的沉浸革命
项目负责人介绍,其核心模式以三重时空嵌套为框架:食客换装汉服后,通过VR眼镜进入虚拟汴京城,完成投壶、捶丸等任务解锁隐藏菜单;用餐时,AR技术将每道菜品背后的诗词典故具象化——叫花鸡上桌时,虚拟洪七公手持鸡腿现身说书;餐后,食客可进入MR互动区,与虚拟苏轼合影生成水墨风格纪念卡。自2023年运营以来,该店复购率达42%,二消占比超营收30%。
模式裂变:文化基因的数字化转译
类似案例正在全国涌现:西安盛唐幻宴用全息投影复原唐代百戏,食客可用手势操控虚拟琵琶女演奏;成都蜀韵江湖宴将VR技术与川剧变脸结合,食客在等餐时可化身NPC参与剧情。这些项目的共性在于——通过VR技术将地域文化解构成可交互的数字资产,让文化消费从被动观看转向主动参与。
未来图景:构建餐饮元宇宙入口
业内人士指出,VR文旅餐饮的竞争力在于三低三高:低人力成本(虚拟NPC替代部分服务员)、低空间限制(虚拟场景无限扩展)、低季节依赖(四季皆可呈现盛唐雪景),同时实现高溢价、高传播、高粘性。当年轻人愿为在虚拟汴京吃一顿饭支付人均380元时,餐饮空间已从果腹场所升级为文化消费终端。这种虚实共生的新业态,正在为传统餐饮业打开元宇宙的入口。
作者:梁柯 周明杰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