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XR沉浸式文旅餐饮为什么能走红

“一朝步入盛宴,一宴梦回千年”是什么感受?日前,江苏南京游客朱一墨带着满满的好奇心走进了提早约好的位于杭州的汉文化美食剧场——宫宴。“晚上7点开餐,我跟小伙伴4点多就来妆造了,体验帝王宴饮的仪式感是不可少的。”盛装赴宴的朱一墨在成功打卡后,又发了一条颇有仪式感的朋友圈:“在这里,美食是流动的历史,餐厅是沉浸的剧场,用餐是穿越的旅程……每一口都咀嚼着文化的厚度,每一步都踏响时空的回音。”

如今,餐饮空间正经历从“功能性场所”到“体验型社交场”的转变,特别是,当文化演出串联餐饮流程,当智能交互装置、虚拟现实技术丰富餐饮体验……传统餐饮空间的边界正在被重构。正如有专家所说,沉浸式文旅+餐饮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平行世界”。

场景革命 “梦”回千年

“在中国饮食文化长达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庄重的宴聚文化,而“礼”始终贯穿其中。在北京、上海、杭州赴宫宴,可以体验绵延千年的宫廷食礼文化;在成都赴蜀宴赋,可以感受蜀地诗词歌赋的文化魅力;在洛阳赴武皇盛宴,可以探秘一代女皇的传奇人生;在西安赴乐宴·盛唐,可以重温大唐盛世的繁荣与气度……

近年来,美食与艺术相交融的沉浸式文化主题餐秀IP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大都融合宫廷御宴、主题演绎、文化元素于一体,成为当地的文旅名片,吸引着游客争相体验。

“乐宴·盛唐项目的核心差异化优势体现在当地文化基因与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餐饮负责人介绍,作为根植于西安本土的主题餐秀,该项目将唐文化凝练在建筑装饰、餐饮器具、演艺互动等方面,并用科技让历史场景活化。“例如,当台上的‘李白’与‘杜甫’提笔挥毫时,凌空写下的诗句通过裸眼3D成像技术化作动态投影显现在食客眼前,将诗词的磅礴美感与冲击力具象化呈现。”

模式创新 为“值”买单

事实上,沉浸式文旅+餐饮这种业态并不新鲜,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晓峰介绍,那时候,餐饮企业向沉浸式转型的居多,如长沙的超级文和友。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文旅企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如陕文投集团投资的长安十二时辰乐宴·盛唐项目。

如今,这类业态也存在分化趋势,有的美食占比很重辅以场景打造和节目演艺,如唐山宴、超级文和友;有的则以演出为主辅以小吃,如开心麻花打造的沉浸式喜剧“偷心晚宴”;有的则兼顾两者,如宫宴、蜀宴赋等,在不断精进演艺产品时,严格把控出品的宫廷菜式,每一道都精致得宛如艺术品。

“宫宴预订只需要登录微信小程序即可选择心仪的座位,蹲守的消费者往往会在发售的第一时间把第一排订购一空。”令唐云感到欣慰的是,宫宴有着高传播、高转化、高复购三大特点,“每一个来宫宴穿上汉服的人都是中国文化的守护者。”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餐饮负责人介绍,在营利模式方面,乐宴·盛唐在原有的餐饮项目运营基础上叠加真人演绎互动、汉服换装体验、餐秀衍生文创等模块,串联起从换装摄影、餐秀体验到文创售卖一系列消费链条,大大提升了单一餐饮的文化附加值,在提高客单价的同时,还间接拉动二次消费。“面市至今,乐宴·盛唐共演出了800多场,接待了7万多名海内外游客,项目及带动的二消累计为街区创造了超千万元的营收。”

“沉浸式文旅+餐饮的盈利模式肯定是以沉浸式文旅为主,再叠加餐饮。其核心投入便是演员以及NPC等人力成本,因此演出上座率、场次多少直接影响营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建议,企业要挖掘本地文化形成竞争壁垒;要持续产品创新,保持持久竞争力;要在沉浸式体验上继续做文章,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
作者:梁柯 周明杰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作者:梁柯 周明杰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大学会计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0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