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在泥土与星光间读懂乡村振兴

  七月的武隆山区,晨雾还未散尽时,我们"仡乡燃星火"实践团的10双运动鞋已踩上何家村的青石板路。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曾在课本里无数次读到"乡村振兴"的理论,直到亲眼看见村口老槐树下落满的仡佬族蜡染碎布,才明白这四个字藏着多少烟火气。

  抵达首日的村民大会上,村支书郭婷廷大姐把村委会的钥匙塞给我们:"年轻人,村里的事就是你们的事。"那天下午整理党员档案时,泛黄的纸页里掉出一张2018年的照片:土坯房旁,驻村队员正帮老人挑水。"这是我们村第一支实践队留下的。"村文书笑着说。忽然懂得,我们踏上的不仅是土地,更是一代代青年与乡村交织的足迹。最难忘第四天的红苕粉作坊。65岁的王婆婆教我们捶打红苕浆,木槌撞击石槽的声响里,她念叨着:"这手艺传了三代,就怕到我这儿断了。"队员们架起直播设备时,她起初躲在门后,直到听见屏幕里有人问"怎么买",才怯生生凑过来,皱纹里绽开笑意。那天傍晚,看着订单提示音不断跳出的手机,学法学的伙伴突然说:"原来我们的专业,也能变成帮老乡赚钱的工具。"

  文艺汇演那晚,留守儿童小宇把蜡染手帕塞给我:"老师说这是我们仡佬人的星星。"抬头望见夜空,忽然懂了项目名"燃星火"的深意——不是我们带来光芒,而是让乡村本就有的星火,被更多人看见。离村时,郭大姐送我们一包红苕粉:"不是谢你们来,是盼你们回。"汽车后视镜里,何家村的灯火渐远,却在我心里亮成了长明的星。

作者:袁志瑞 来源:参加活动后的感悟
发布时间:2025-07-2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活推荐
  • 在泥土与星光间读懂乡村振兴
  • “仡乡燃星火”实践团在何家村开展活动,体验蜡染、助销红苕粉等,感受乡村振兴,领悟青年责任与乡村星火的意义。
  • 07-29
  • 爱心义诊护桑榆,志愿服务启新章
  • 7月2日上午,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银龄心能,颐养天年”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走进萧县祖楼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健康义
  • 07-09
  • 蔡洼烽火映初心,红医精神薪火传
  • 2025年7月1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银龄心能,颐养天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走进安徽省蔡洼淮海战役总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