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义诊护桑榆,志愿服务启新章
7月2日上午,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银龄心能,颐养天年”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走进萧县祖楼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健康义诊与基层医疗调研活动,并举行志愿服务基地授牌仪式,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萧县融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银龄守健康,义诊暖人心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化身"健康使者",为当地居民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慢性病防治指导等"一站式"服务。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心血管问题,团队精心编制《银龄健康手册》,用"三低一高"(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等通俗口诀讲解疾病预防知识。带队教师王春晓在采访中表示:"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健康老龄化不仅是医学课题,更是民生工程。我们希望通过义诊搭建医患连心桥,同时收集一线老年人内在能力数据,为后续健康老龄化研究提供支撑。"
授牌启新篇,校地共筑梦
仪式现场,祖楼镇中心卫生院正式挂牌"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护理系志愿服务基地"。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王国栋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实践团不仅带来了专业服务,更带来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担当。"实践团成员胡亚丹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难掩激动:"这块牌匾是荣誉,更是使命。我们将以基地为纽带,把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在乡土中绽放光芒。"
镜头传温情,医者仁心现
萧县融媒体记者深入活动现场,捕捉到多个感人瞬间:白发老奶奶紧握志愿者双手,反复念叨"大学生把知识搬到了村里,你们真好";团队成员单膝跪地,为轮椅上的老人调整血压计袖带,指尖传递的温度与眼神中的关切,让老人们红了眼眶。实践团成员王仪涵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回忆:"当张爷爷用刚学会的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当李奶奶把健康手册塞进贴身衣袋,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深刻含义。"
青衿践初心,笃行致远路
在"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以专业赋能基层,用青春温暖夕阳,既展现了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在健康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担当作为。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健康银龄计划",通过定期义诊、健康讲座、入户随访等形式,切实把健康大餐送到百姓心坎、把医学知识带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进千家万户。同时,实践团还将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以健康促进涵养尊老爱老村风民风,以好家风推动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让"三下乡"活动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作者:程文祥、胡亚丹、王仪涵、李梦涵、许子怡、朱孟孟、周彬彬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银龄心能,颐养天年”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