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路上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去世了。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学界之泰斗。季老在学术上的高度,确实非常人所能企及。然而这样一位大师,在生活中确是平淡如水,待人随和。

2016年5月25日,杨绛去世了。

有意思的是,13年已经年近期颐的老人还打了场官司。

老人说:“和谁我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倘若时光倒退,我们也许可以看见,孔夫子盘坐于晚亭中传道授业;看见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见李太白月下独酌,“对影成三人。”;看见苏东坡被贬后,依旧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我们会感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是怎样的怀才不遇的无奈;我们会叹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该是生活无常的捉弄。

在那个没有电影,传媒匮乏的时代。我们的先人们,总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带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老祖宗善隐喻,常常喜欢把自己的情感隐藏,等待他人去寻找、去发现、去品味。所以,无论是诗歌,还是字画。常人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是行家往往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不过最最高明的应该还是知己,他们是看山还是山,看水便是水。这就是古人的浪漫。一个民族的浪漫。

可是不得不承认,这种浪漫在渐渐地离我们远去?

身处于互联网时代,也许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一个“快”字。

当我们思念一个人时,我们可以拿起手机直接拨打她的电话,如果想看她的脸,我们还可以开启视频聊天。如果硬是迫不及待的想见到她,我们可以乘坐各种快捷的交通工具。仿佛这时代一下子就把现实的距离给缩小了。人们渐渐地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条路高效,有用,也没什么闲人。

可是,我常常想,当我们不发呆了、不异想了。生活变得直接和目的了。幸福却并没有如期而至。手机打断了思念,却也打断了思念的乐趣。

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不把有用和无用,把成功和失败,把传统与现代分的死死的。我们还会看见,山还是山,水便是水。就像人类这棵树无论长得多高,永远也离不开那看不见的根一样。因为他们始终是血脉相连的,就像水溶于水中。

我期望有一天,季老不再被称为是中国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期待杨绛老人从未与人争过。

因为叶落最后是归根。
时间:2023-06-22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校园文学推荐
  • 走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路上
  •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学界之泰斗。季老在学术上的高度,确实非常人所能企及。然而这样一位大师,在生活中确是平淡如水,待人随和。
  • 06-22
  • 于无声处
  • 于无声处
  • 没有了熟悉的队列哨声,没有了激情四射的拉歌声,没有了训练场上热火朝天的口号声。
  • 06-21
  • 军训心语
  • 正对着军训操场的宿舍里,一个这样大四的学姐在这里整整三年了。
  • 06-21
  • 点一盏心灯,等你
  • 还记得儿时的梦想吗?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儿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06-12
  • 回不去的那些“年”
  • 闲来无事,躺在床上拿起手机,突然被淘宝的一条购物推送勾起了对年的回忆。
  • 06-12
  • 一个来自苹果的反思
  • 一个来自苹果的反思
  • 如此回想一下小时候,我无异于其他孩童,总是爱逛小卖铺来满足自己嘴巴的贪婪,因此,除了父母的零花钱
  • 06-12
  • 相遇
  • 相遇,是一个美丽而又迷幻的词语,可遇而不可求。青春年少时,渴望着一场心仪的相遇,想着撑一把油纸伞
  • 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