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
曾经有人为生命设下定义,将生命局限在一句话内,试图用寥寥几字来向世人诠释什么是生命。然而生命的精髓太难琢磨,它的范围太大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模糊的生命概念,但那也并非是只言片语就能阐述的。当生命被禁锢在一行甚至一段话内,它的心跳就已经停止跳动了。
好在人们喜欢用一些所见所闻来解释一件事物,这些比拟的事物与生命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些共通性,生机、搏动、传承、繁衍……千人千面,我们不好去评判这些比喻的正确与否,但生命的的确确就这样被指代的事物描述出来了。
我也喜欢用熟悉的事物来比喻生命。
初春时节,万物抖下霜雪,尽留枯叶待扫。彼时,惊雷破开长空,暖阳袭回大地,绿荫丛中的嫩芽阖目抽身;雨雾绽放重光,春意氤氲湖畔,小道路旁的生灵也酣然转醒。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顺延了几千年的谚语仍然响于耳畔,春天,这个万物初生的季节,被比喻为四季中的零,即万物之源。初始的蕴意赋予了春季无限的希望,或许对于创世者来说,“生命”两字,仅仅只是闭眸张目的那一瞬间,而那一瞬间,所处的恰好是春季。
四季的起点,万物初生,这就是生命的气息。
而生命,不仅仅止于此。
我们不得不承认,造物主对人类是偏爱的。人的身体构造很精巧——骨骼搭构人体框架,肌肉血管内脏填补空隙,神经纤维牵线人的活动,心脏泵出温热的鲜血,汩汩流淌在全身的各处血管,大脑作为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发号施令。
我们活着,就是生命的证明。
但如今我们只争朝夕,社会生活繁忙波折,我们时常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尝试着让自己将目光从繁忙的工作、厚重的书册中暂时抽离,去寻求心灵的洗涤处。然而,最终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人呢?我们还是被现实所打败,逐渐麻木、冷漠,似乎无法感受到活着的潇洒与恣意,唯有心脏血管的搏动与呼吸运动的持续提醒着我们自己还活着。
生存开始牵制生命,这有点可笑,但这又是事实。
这是一道无解之题,而我们所能做的也很有限,无非是自我调节罢了。事实上,自我调节永远是生存所需的必备手段,野兽自己舔舐伤口,人类自己反思调整,这是自然界既定的规律。等到驱除自己内心的魔障,抛去自我施加的压力,调整好自己去认识世界的角度,或许这个世界就会焕然一新,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活着”。
生命存在波折,但这不是我们止步不前的理由。
万物生,春风渡,尽扫瑟瑟秋风,冽冽寒冬。是时候将无谓的等闲愁,空余恨一一抛却,在万物生的时节,聆听生命的脚步,嗅尽生命的芬芳。
时间:2022-04-20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