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

曾经有人为生命设下定义,将生命局限在一句话内,试图用寥寥几字来向世人诠释什么是生命。然而生命的精髓太难琢磨,它的范围太大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模糊的生命概念,但那也并非是只言片语就能阐述的。当生命被禁锢在一行甚至一段话内,它的心跳就已经停止跳动了。

好在人们喜欢用一些所见所闻来解释一件事物,这些比拟的事物与生命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些共通性,生机、搏动、传承、繁衍……千人千面,我们不好去评判这些比喻的正确与否,但生命的的确确就这样被指代的事物描述出来了。

我也喜欢用熟悉的事物来比喻生命。

初春时节,万物抖下霜雪,尽留枯叶待扫。彼时,惊雷破开长空,暖阳袭回大地,绿荫丛中的嫩芽阖目抽身;雨雾绽放重光,春意氤氲湖畔,小道路旁的生灵也酣然转醒。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顺延了几千年的谚语仍然响于耳畔,春天,这个万物初生的季节,被比喻为四季中的零,即万物之源。初始的蕴意赋予了春季无限的希望,或许对于创世者来说,“生命”两字,仅仅只是闭眸张目的那一瞬间,而那一瞬间,所处的恰好是春季。

四季的起点,万物初生,这就是生命的气息。

而生命,不仅仅止于此。

我们不得不承认,造物主对人类是偏爱的。人的身体构造很精巧——骨骼搭构人体框架,肌肉血管内脏填补空隙,神经纤维牵线人的活动,心脏泵出温热的鲜血,汩汩流淌在全身的各处血管,大脑作为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发号施令。

我们活着,就是生命的证明。

但如今我们只争朝夕,社会生活繁忙波折,我们时常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尝试着让自己将目光从繁忙的工作、厚重的书册中暂时抽离,去寻求心灵的洗涤处。然而,最终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人呢?我们还是被现实所打败,逐渐麻木、冷漠,似乎无法感受到活着的潇洒与恣意,唯有心脏血管的搏动与呼吸运动的持续提醒着我们自己还活着。

生存开始牵制生命,这有点可笑,但这又是事实。

这是一道无解之题,而我们所能做的也很有限,无非是自我调节罢了。事实上,自我调节永远是生存所需的必备手段,野兽自己舔舐伤口,人类自己反思调整,这是自然界既定的规律。等到驱除自己内心的魔障,抛去自我施加的压力,调整好自己去认识世界的角度,或许这个世界就会焕然一新,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活着”。

生命存在波折,但这不是我们止步不前的理由。

万物生,春风渡,尽扫瑟瑟秋风,冽冽寒冬。是时候将无谓的等闲愁,空余恨一一抛却,在万物生的时节,聆听生命的脚步,嗅尽生命的芬芳。
时间:2022-04-20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校园文学推荐
  • 追寻过往的信仰
  • 追寻过往的信仰
  • 时光总是残忍地带走情谊,传承的意义似乎在岁月里慢慢不值一提;我们总是害怕空虚,将自己坠成躯壳,却往往以我们自造的形式制造空虚
  • 04-25
  • 助人别人快乐我也乐
  • 助人别人快乐我也乐
  • 昨日晚上毕业生小曾发来短信,说她在学校获得了“态度端正工作认真”星级教师称号,想要我帮助写100字的个人教育格言上交学校
  • 04-25
  • 语言与文化的双向影响
  • “文化帝国”一词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更容易出现的词汇,是从精神上将全国人民进行统治,并且达到统一的目的
  • 04-25
  • 狂欢化是一种自由
  • 巴赫金指出,狂欢化使人们坚信旧世界的必然灭亡和新事物的不可战胜,它是一种恶搞、一种俯就、一种暂时的解放、人人平等。
  • 04-25
  • 流光
  • 流光
  • 他将记忆从你的脑海中默默尘封,又在你最脆弱的关口喷薄而出,汹涌的坚硬时光将心底的柔弱磕碰的生疼。
  • 04-25
  • 醉后流梦散天地
  • 醉后流梦散天地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直至中秋,远山才在清晨弱雾的笼罩下开始变得沧桑起来,但叶子还倔强地带着几分绿意,乍一看倒不像是秋天的叶
  • 04-24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烟雨朦朦,柳絮飘飞,纷纷细雨,轻轻激起层层涟漪,我在寂静的世界里停下脚步,等待着你渐渐走进我的心里。
  • 04-24
  • 十年已过
  • 十年已过
  • 自己刚好在大地上,好好享受久违的阳光了。舒服的,放松的,美好的,充满希望与热爱的…
  •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