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党群携手 + 科技助农,艾草铺就泗流村致富路

       近几年乡村振兴战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广东财经大学“大艾无疆”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和贯彻落实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今年7月,奔赴广东省茂名市泗流村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实践活动。
  党建引领艾草飘香泗流村走出乡村振兴富民路
  在泗流村,艾草不仅是田间的作物,更是村民走向富足生活的希望。走进宽敞明亮的党群服务中心,墙上一块块荣誉牌匾、一幅幅发展规划图,彰显着村子的奋斗历程。“咱村能种上艾草,走上致富路,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工作人员感慨道,眼神中满是感激与自豪。他娓娓道来,曾经,泗流村因产业单一、资源匮乏,发展举步维艰。党组织深入调研后,发现本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艾草生长,且艾草市场前景广阔,便决定将艾草种植作为村子的特色产业来培育。
  
  图1全体成员大合照。通讯员黎慧霞摄
  为了打消村民们对种植技术的顾虑,党组织积极联系农业专家,多次组织种植技术培训。专家们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选种、育苗、施肥、防治病虫害。“一开始大家心里都没底,但是看到党员干部带头种,专家又天天来指导,我们就放心大胆地跟着干了。”工作人员回忆道。
  从曾经的贫困村到如今生机勃勃的艾草产业村,泗流村的蜕变是党心系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党群服务中心里的讲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也看到了泗流村在艾草产业的带动下,正大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探智田农业科技公司,注入艾草种植新技术
  
  图2团队成员与李总合照。通讯员黎慧霞摄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版图中,高校科研力量与农业企业的携手,正催生出产业发展的全新动能。来到现代智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我们与李总初次会面,简单握手致意后,他便热情引领我们走进企业,开启艾草产业的探访之旅。座谈交流时,李总围绕艾草种植侃侃而谈,从选种的严格标准,到贴合本地气候、土壤的种植技巧,再到精细化田间管理,每一步都藏着让艾草茁壮成长的“密码”,让我们看到小小艾草从田间到市场的蜕变路径。
  
  图3团队成员与李总握手。通讯员黎慧霞摄
  团队所带来的“超临界萃取技术”,打破了传统艾草加工的边界。成员们向公司技术人员详细讲解,该技术如何精准提取艾草中的有效成分,大幅提升艾草附加值。从种植端开始,实践团推广的林下经济套种模式,更是为土地效能最大化提供了新思路——在艾草种植区域,合理搭配其他作物,让“一亩地三份收益”从理论蓝图,一步步转化为田间可操作的增收方案,助力农户多元获利。
  李总说道“过去我们缺技术、缺标准、缺市场渠道,只能在低端市场打价格战。现在实践团带了这么好的技术和方法过来,还拍视频帮我们宣传,直接让我们公司的艾草产量翻了好几倍”“ 大艾无疆”实践团以专利技术为先导,用“超临界萃取”挖掘艾草价值,借“林下套种”拓宽增收路径,将实验室里的智慧,真正播撒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当智田农业的艾草,与高校科研的“新技术”相遇,乡村产业振兴的画卷上,正增添一抹充满科技感与希望感的亮色。
  深耕希望田野,共筑艾草新篇
  
  图4实践团调研艾草田。通讯员麦家馨摄
  深入田间后,我们加入了农民的种植队伍。大家撸起袖子,拿起农具,跟着农户学习艾草种植流程。翻土时,感受铁锹切入土地的阻力与松垮泥土滑落的触感;播种时,需小心把控种子间距,确保每株艾草有充足生长空间;覆土环节,要用手轻轻抚平土面,像给种子盖上一层温柔的“被子”。农民们娴熟的动作、耐心的指导,让我们体会到传统农耕智慧的深厚底蕴,也明白每一株艾草从种子到成品,要历经多少双手的耕耘。
  
  图5实践团下地种艾草。通讯员麦家馨摄
  在这片艾草田里,我们不仅看到现代农业与传统种植的融合,更触摸到乡村产业振兴的脉搏。党引导村民种艾草致富,李总带领团队深耕艾草产业,农户们用经验守护田间希望,而我们这些“新农人”的短暂参与,也让这场农业实践有了更生动的注脚。期待这些播下的种子,未来能成长为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产业升级的“致富苗”,让艾草产业在科技与传统的合力下,绽放更绚烂的光彩。乡村发展,需要专业者引路、耕耘者坚守,也需要更多人走进田间、了解农业,让小艾草的故事,持续在土地上书写新的篇章。
  
  学校:广东财经大学
  年级:2023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商务文秘)
  作者:郑填填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 郑填填
发布时间:2025-09-0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