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社区地处西安市碑林区核心区域,历经多年发展形成独特治理格局,社区总面积0.34平方公里,包含25个老旧院落与多个自建房区域,辖4003户居民近万人,是典型的混合型城市社区。辖区内1200年历史的千年古槐,不仅是社区文化地标,更成为凝聚邻里情感的精神纽带,围绕古树打造的特色活动彰显着社区深厚的人文底蕴。

(卧龙社区辖区范围)

(卧龙社区千年古槐)
02初见卧龙,话治理根基
调研小队抵达卧龙社区后,与社区负责人展开深度访谈,社区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社区的历史沿革、人口结构与治理特色,重点阐述了老旧小区与自建房并存的混合型社区在管理中面临的独特挑战,为调研团队勾勒出清晰的社区治理轮廓。
团队成员全程细致记录核心数据与典型案例,结合公共管理专业视角,就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与负责人展开针对性交流,这些交流不仅让团队对社区治理的现实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为后续调研的指标设计、样本选取与问题聚焦提供了精准指引,扎实奠定了调研工作的实践基础。

(队员同书记访谈交流)
03聚焦数字,观应用实效
为全面掌握数字技术在社区的落地情况,调研团队重点就工具应用、功能覆盖与实际效能展开调研。据社区负责人介绍,目前社区已启用党员管理平台、团员志愿系统、低保户动态管理软件等多类数字化工具,在党务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实现线上化操作,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智慧党建系统界面)
“党员关系线上转接、志愿者时长实时统计,这些功能让基层工作少了跑腿、多了便捷。”社区负责人举例说明数字化带来的改变,调研中也发现,部分系统存在关联性不足、高峰时段卡顿等问题,反映出技术适配性仍需优化。

(智慧团建系统界面)
04体察民情,知居民反响
居民对数字化工具的接受度与使用体验,也是此次调研的核心议题之一,团队了解到,微信社群已成为社区与居民互动的主要载体,院落微信群在通知发布、邻里互助、应急响应等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课本共享到独居老人帮扶,鲜活案例展现了数字化赋能民生的生动实践。
05深析瓶颈,谋破局之策
调研中,团队聚焦数字治理的协同难题,负责人表示,当前各部门系统数据不通、重复填报等问题突出,每个条线一个软件,数据难共享、统计易偏差成为基层负担,对此,社区期待构建统一的治理大平台,整合人口、民政、医保等多维数据,实现一次录入、多方共用。

(调研队成员同社区工作人员合影)
此次社区调研为“数赋新生”青研队提供了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鲜活样本,下一步,调研团队将基于一手访谈资料与实地观察数据,运用多重框架,系统分析混合型社区独特治理生态,重点探究数字化工具与老旧院落、自建房两类场景的适配路径,为破解社区智治中的“技术落地难”“服务不均衡”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助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