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陈恩组劳动促成长三下乡实践

体育学子暑期兼职多岗实践:在劳动中淬炼成长底色
2025年7月至8月,正值盛夏假期,当多数学生开启休闲模式时,滁州学院大学体育学院的一批大学生却主动走出校园,奔赴南通市的游泳场馆、慈溪奇盛塑料制造厂、上海市、蒙城连锁超市仓库、文轩教育机构补习课堂、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等多个岗位,以兼职劳动的方式度过了一段充实且别样的暑假。从游泳教练到工厂工人,从外卖员到超市送货员,从补习班老师到篮球教练员,多样的兼职经历不仅让他们赚取了实践收入,更在汗水与坚持中提升了综合能力,淬炼出青春成长的坚实底色。
 
 泳池边与球场旁:专业技能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注意呼吸节奏,手臂划水时要保持稳定!”7月10日上午9点,在南通市游泳健身中心的室内泳池旁,滁州学院大学体育学院2025级游泳专项学生胡石正耐心指导小学员练习蛙泳动作。作为曾获省级游泳比赛奖项的运动员,这个暑假,他从7月1日起便化身该健身中心的游泳教练,每天要带上午、下午、晚上3个培训班,每个班时长2小时,从基础的蛙泳腿部动作纠正,到泳池安全知识讲解,全程投入的态度赢得了学员家长的一致认可。“以前在学校学的是游泳理论和标准动作,真正带学员才发现,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必须调整教学方法,比如有的孩子怕水,得先通过游戏建立信任感。”胡石表示,截至8月15日,半个多月的教练经历,让他不仅巩固了专业技能,更学会了与不同年龄段学员沟通的技巧,培养了责任担当意识。

同样在专业领域发光发热的,还有滁州学院大学体育学院2022级网球专项学生武楚。这个暑假,他于7月5日加入滁州市青少年网球训练营,担任助理教练,负责10 - 12岁学员的基础体能训练与简单战术配合指导。“7月8日第一次站在十名孩子面前讲解网球发球技巧时,特别紧张,声音都有些发抖,现在已经能从容应对学员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学不会等突发情况。”王浩笑着说,为了设计更有趣的训练方案,他每天晚上都会查阅青少年运动心理学资料,将课堂上学的训练理论转化为“网球接力赛”“战术小游戏”等生动的实践课程,“8月10日看到孩子们从一开始运球不稳,到能完成简单的双人配合传球,那种成就感比自己打球赢比赛还强烈。”
 
 车间里与街巷间:基层劳动打磨抗压与适应能力
滁州学院大学体育学院 2025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陈恩慈的暑假,是在慈溪奇盛塑料制造厂的生产车间里度过的。从7月3日到8月18日,他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5点(含1小时午休)进行8小时的流水线作业,重复着零件组装、设备搬运的工作,这对平时体能充沛的他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刚开始的3天,觉得工作又枯燥又辛苦,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下班后腿都抬不起来,好几次想过放弃。”陈恩慈回忆,但在车间组长的鼓励下,他坚持了一周,逐渐适应了工作节奏,还摸索出合理规划工作流程的方法——比如提前将所需零件按顺序摆放,减少搬运往返次数,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段车间劳动让我明白,任何看似简单的工作都需要耐心和专注力,也让我更能理解基层劳动者的不易,心态变得比以前更踏实了。”

穿梭在上海市市中心城区的街中,滁州学院大学体育学院2025级社会学生曹文邦的外卖员身影格外显眼。为了体验不同行业的工作模式,他从7月15日起通过外卖平台注册成为一名兼职外卖骑手,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傍晚5点到晚上9点,骑着电动车奔波在大街小巷。“最难忘的是7月20日那天,下着大暴雨,雨衣根本挡不住雨水,浑身都湿透了,还有3个订单因为交通拥堵超时,被客户投诉,当时特别委屈。”曹文邦说,虽然工作辛苦,但每次按时将外卖送达后,收到客户一句简单的“谢谢”,都让他感受到服务他人的价值。“这段经历锻炼了我的抗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比如会提前查看天气和路况规划路线,也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遇到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抱怨。”
 
   

 仓库内与课堂上:跨界体验拓宽能力边界
“您好,您在好又多茂超市(蒙城路店)订的商品到了,请查收!”8月5日清晨6点,滁州学院大学体育学院 2025级运动学生窦梓鹏已经骑着超市配送车,开始为南华路路周边社区的居民送超市订单。分拣商品、核对地址、规划配送路线,一套流程下来行云流水。“我从7月20日开始做超市送货员,每天早上5点半到超市仓库报到,先花1小时分拣当天的订单商品,6点准时出发送货,一直忙到上午10点。”都梓鹏表示,以前觉得送货是件很简单的事,实际做了才知道,要兼顾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比如要轻拿轻放易碎商品,还要应对突发的交通状况,像早高峰堵车时得及时联系客户说明情况。“这段工作让我学会了快速处理问题,也更熟悉了城市社区的生活节奏,比如知道哪个小区早上送孩子上学的人多,要避开拥堵路段。”
 
 
   

而在另一个“战场”—— 文轩教育机构的中小学暑期补习课堂上,滁州学院大学体育学院2025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胡良璞则转型为辅导老师,负责小学4 - 6年级的数学辅导。“我一个体育生要当文化课老师,刚开始家长还特别担心我教不好,有几位家长还私下找机构负责人反映情况。”胡良璞说,为了打消家长顾虑,她每天晚上都会备课到深夜,结合自己高考备考时总结的“错题归类法”“趣味公式记忆法”,用生活中的生动例子讲解数学知识点,比如用篮球比赛得分计算讲解应用题。“现在孩子们都喜欢上我的课,下课还会主动围过来问问题,8月12日有位家长还专门向我表示感谢,说孩子数学成绩进步了。”这段跨界兼职经历,让胡良璞突破了专业局限,“原来我不仅能在运动场上发光,在课堂上也能传递知识,这让我对未来职业选择有了更多思考,或许以后可以尝试体育教育与文化课辅导结合的工作方向。”
 
 
   

 劳动淬炼成长:暑期兼职成为“第二课堂”
“多样的兼职岗位,就像体育生暑期的‘第二课堂’,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提升能力。” 滁州学院大学体育学院辅导员高鉴王丽表示,学院一直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今年暑期,共有15余名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了各类兼职劳动。“这些实践不仅能将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结合,比如游泳、网球专项学生从事教练工作,更能让学生在不同岗位中学会沟通、抗压、协作,这些软能力对他们未来就业和人生发展都至关重要。”
 

如今,随着8月过半,这些体育大学生的兼职实践仍在继续。他们在不同岗位上挥洒汗水,用劳动书写青春答卷,不仅收获了每月3000 - 5000元不等的物质回报,更在实践中明晰了成长方向。正如赵琳所说:“这个暑假的兼职经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明白,无论未来从事什么工作,脚踏实地的劳动精神和不断学习的态度,都是成长路上最坚实的支撑。” 
 
投稿人:陈恩慈
2025年8月25日
 
来源:滁州学院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陈恩组劳动促成长三下乡实践
  • 体育学子暑期兼职多岗实践:在劳动中淬炼成长底色
    2025年7月至8月,正值盛夏假期,当多数学生开启休闲模式时,滁州学院大学体育学院的
  • 08-26
  • 归尺深溪涧
  •  在浙江省安吉县龙王山麓的怀抱中,深溪坞村如同一颗遗落的明珠,静卧于三条峡谷溪流的交汇处。这里,层峦叠翠,溪声潺潺,星空璀璨,
  •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