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南京财经大学——从农机智能化看到乡村振兴新成果

  走进服务站:农机服务全流程
  团队走进姚庄村农机服务站,实地考察农机调试、播种施肥、收割脱粒等全流程作业。在与农机手、技术指导员和服务站负责人的深入交流中详细了解了农机操作技能要求、作业收费标准和覆盖范围。团队通过交谈得知,在农机调试区,技术员可通过智能终端校准无人驾驶播种机的导航系统;服务站配备远程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农机状态;农户可通过手机app预约农机服务。一系列精准高效的服务为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团队也借此全面评估了该站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户劳动强度以及带动村民增收等方面的实际成效,在各方面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服务站负责人向队员展示的农机。邓欣琪供图
  站在田地间:农机助力现成果
  团队来到姚庄村一片土地前,七月末的土地上,甘薯田与玉米地相邻铺展,玉米植株挺拔,番薯藤蔓繁茂。队员们在地头触摸着鲜绿的甘薯叶,看到田地间的一片生机。农作物排列有序、生机勃勃,田间色彩明亮,不仅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更有着农机的助力。深耕犁、播种机等农机的普及应用,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让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产业升级和增收致富中。
  图为队员来到田地考察作物生产情况。崔鑫栋供图
  走进村民中:乡村发展在心中
  团队走进村民家中,了解村民对农机生产的看法,对农业生产的现实需要以及未来愿景。
  从与村民的对话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目前的农机主要以大面积田地为工作场地,一些小块土地还是以人力劳动为主,可见加快小型农机的制造使用是减轻农民压力的现实要求。
  团队通过与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小朋友亲切交流,询问他们家中是否有拖拉机、收割机这些常用农机,平时爸妈用农机干活方便不方便,有了农机之后种地是不是轻松多了。从孩子们的回答里,能看到农机给乡村种地带来的变化,也能感受到它在乡村发展里的作用。
  为培养乡村孩子对于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的支持,团队还组织了暑期课堂,给孩子们讲解农业知识,介绍农机作用——比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适应环境变化;询问他们是否知道附近的土地上种的是什么作物,有哪些作物是当地特有的;农机怎么让种地更省力,又怎么帮着乡村变得更好。鼓励孩子们在假期帮助父母去田间劳动或和朋友们相约在田野间观察大自然。课堂中的孩子认真听着,能看到农机和乡村振兴的关联,也透着一股乡村发展的生气。
  图为团队给孩子们讲解农业知识。王天相供图
  农机的普及应用,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领域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还让农民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产业升级和增收致富中。从深耕犁翻耕土地,到播种机精准作业,再到植保无人机防治病虫害,每一台农机都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都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对于参与实践的队员而言,这次实践经历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他们增进了对农业生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亲眼见证了乡村的发展变化,感受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关注乡村振兴事业,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信在更多青年人才的参与和先进农机技术的推动下,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也将加速绘就。
来源:“智械耕云”队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富平柿饼产业:学子寻访非遗匠心
  •   8月1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2025年富平县“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富平县,以“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
  •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