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在世纪工程现场上课!桂理工学子运河枢纽开展专业实践

江岸边的施工机械有序运转,生态护岸的雏形已初现轮廓。近日,桂林理工大学“问水平陆,青力青为”实践团走进平陆运河企石枢纽,在工程建设的实景中开启一场“绿色工程”研学。不同于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这次实践让环境学科的青年学子得以近距离触摸“工程与生态共生”的实践样本。

实践团首先与企石枢纽宣传部部长展开交流。宣传部部长以枢纽沙盘模型为切入点,结合观测现场的工程实景,系统介绍项目核心信息——作为平陆运河三座梯级枢纽中的“中段关键”,企石枢纽坐落于广西灵山县陆屋镇企石村,其核心通航设施为双线5000吨级省水船闸,300米×34米×8米(有效长度×宽度×最小门槛水深)的船闸尺度,搭配27米的最大运行水头,可满足大型货轮江海直达需求。整个船闸由上闸首、闸室段、下闸首及三级省水池构成,总混凝土浇筑量达249万立方米。


                                                                       

图为企石枢纽宣传部部长为实践团师生讲解企石枢纽概况(通讯员杨婷媛摄)

从建设进度看,船闸主体已完成212.4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完成率达85.3%,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按照规划,企石枢纽将于2026年底与平陆运河同步建成通航。届时,这里将成为连接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港的关键节点,5000吨级货轮可直达我国沿海及东南亚港口,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效率将大幅提升,并降低区域物流成本。除航运核心功能外,枢纽还将承担供水、灌溉、防洪等综合任务,为周边20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同时提升沿岸城镇的防洪标准。


                                                                 

图为李主任通过沙盘模型进行讲解(通讯员杨婷媛摄)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绿色工程如何落地”展开提问。李主任以具体案例回应:工程团队在塔吊上安装能量回收系统,将设备运转中产生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循环利用;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系统,对混凝土生产废水进行三级沉淀、过滤净化后重新用于搅拌,实现污水“零排放”。李主任肯定道:“你们的思考贴近工程需求,这正是研学实践的价值所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李主任交流(通讯员杨婷媛摄)

“课本上的‘生态保护’‘低碳施工’,今天变成了可触可感的实景。”实践团负责人陈逸飞同学在总结时感慨,“作为环境学子,我们不仅要学好理论,更要像工程建设者们那样,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让绿色成为大国工程的鲜明底色。”

此次企石枢纽研学,实践团既在沙盘与实景中读懂了工程规划,又在专业对话中深化了对“绿色工程”的理解。对环境学科学生而言,这样的实践不仅是“走出课堂看工程”,更是“带着专业问实践”——正如枢纽建设需要兼顾功能与生态,青年成长也需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找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的发力点,这正是研学活动最珍贵的收获。

作者:方千譞、马翠翠、史昀仡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青年有志绘乡景,实干担当谱新章
  • 童梦深融党志,稚手编织未来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中国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
  • 07-27
  • “医”路友爱,志愿者活跃医院社区
  • “医”路友爱,志愿者活跃医院社区
  •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健康护航队于6月、7月陆续进行了多项志愿活动。志愿地点包括眼科医院、中医文化节以及天津武
  • 07-27
  • 青春叩响能源脉搏 守志耕耘青年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