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车小真在调研塘坪镇乡村振兴工作时,实地考察了正在进行的"七彩假期"夏令营活动。当3D全息影像在课桌上缓缓旋转,当急救绷带在同学手臂上打出第一个标准结,这场融合科技与生命教育的特色课程,生动展现了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教育的创新成果。车小真书记详细了解了女院师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参与夏令营课程设计的情况,对"做中学、玩中悟"的教育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车小真书记实地考察塘坪镇文化站,详细了解女院师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重点调研了文化振兴、教育帮扶等工作成效,并对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提出指导意见。
魔法课堂:塑料片变身高科技投影 上午九点, "光影魔术师"课程让教室瞬间变身实验室。在小教师指导下,学生们将透明塑料片精心拼接成金字塔结构,当手机光源启动时,逼真的立体影像瞬间悬浮在空中,引得现场惊叹连连。
课程巧妙融合多学科知识:通过激光笔直观演示光线路径,将抽象的物理原理转化为可见现象。教师从彩虹的自然形成讲到现代光纤技术,深入浅出地揭示光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有学生提出"立体教科书"的创新构想,展现了乡村少年丰富的想象力。
这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让复杂的全息技术变得触手可及。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理解了光的反射原理,更点燃了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课程结束时,许多学生仍围在实验台前反复尝试,科学梦想的种子已悄然播下。
生命守护者计划:急救技能游戏化教学 "急救超能力"课堂充满紧张与欢笑。小老师用动画《急救小队》导入,当视频演示"流鼻血要低头而非仰头"时,学生们不约而同摸向自己的鼻子。情景模拟环节尤为精彩。随后的情景模拟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们分组扮演"急救员"与"伤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伤口处理、包扎固定、紧急呼救等系列操作。
在急救实训环节,同学们两两一组,使用三角巾互相练习头部受伤包扎技术,在专业指导下掌握了"十字固定法"等实用急救技能。"通过游戏化教学设计,我们让严肃的急救知识变得可亲可学。"课程负责人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守护生命的种子。
打破偏见:职业标签的破壁之战 性别平等课堂掀起思维革命。教室墙面上,"男生当工程师""女生做护士"等传统职业标签被学生们像发现"违禁品"般争先撕下,取而代之的是"女飞行员""男护士"等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新标签。活动现场,学生们跃起更换标签的身影,展现出新一代对性别平等的全新认知。
在特色互动环节"性别猜猜猜"中,写着"最爱机甲模型和烘焙"的匿名卡片引发热烈讨论。"给娃娃做衣服的编程高手""喜欢烹饪的足球健将"等真实案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正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每个人的特质都不该被简单定义。这堂生动活泼的课程,不仅打破了性别刻板印象,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平等尊重的种子。
此次调研中,车小真书记特别强调:"精准对接高校资源与乡村需求,是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学校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广"七彩课堂"模式至更多乡镇,增设非遗传承、心理健康等特色课程。孩子们在全息课堂的惊叹、急救演练的专注,生动诠释了教育振兴乡村的实践成果。未来,更多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创新课程将在塘坪镇落地生根,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来源: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赴阳江市阳东区塘坪镇自强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