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玉米“变装记”:重庆大学“智创乡行”实践团带乡村儿童玩转文创集市
“玉米芯真的变成小老虎啦!”7月23日晚19点,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仙山里国际文旅生活小镇的活动现场,随着小朋友们举起手中的玉米手工作品,阵阵欢呼声响彻整个科普课堂。重庆大学“智创乡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此开展“玉米文创集市”科普课堂,通过知识讲解与手工创作,让孩子们感受玉米再利用的奇妙。
温东阳讲解玉米的来历
活动伊始,实践团讲师温东阳从"玉米粒是玉米的'宝宝'"讲起,逐一介绍玉米芯、玉米皮的名称和特点,还分享了玉米从餐桌到文创的"变身故事":"这些平时吃完丢掉的玉米废弃物,能变成钥匙扣、挂饰,今天我们就用它们做小动物!"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小手已经跃跃欲试。温东阳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互动问答,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玉米的结构和用途。他拿起一根玉米芯问道:"大家觉得它像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像小火箭!""像小木棍!"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杨学勤协助小朋友制作玉米动物
手工制作环节,实践团成员杨学勤穿梭在孩子们中间,手把手教大家用玉米芯拼动物身体、用玉米皮做耳朵,还帮忙粘贴小眼睛和橡皮泥装饰。“你看,把玉米皮卷起来,就像小兔子的长耳朵啦!”他耐心的指导让一个个“玉米动物”逐渐成型,有长耳朵的兔子、圆滚滚的小猪,还有带犄角的小龙。
小朋友分享科普课堂学习收获
制作完成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作品分享:“我的叫‘玉米超人’,它有彩色橡皮泥做的披风!”“这是‘卷卷蛇’,用玉米皮做了花纹!”稚嫩的声音里满是骄傲,现场不时响起鼓励的掌声。
燕鹏飞向小朋友分享实践心得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燕鹏飞总结道:"看到你们用玉米创造出这么多可爱的作品,我们特别骄傲!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份好奇心和创造力,把平凡的东西变成不平凡的美好。"
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合影 最后,孩子们举起手中的“玉米动物”,与实践团成员并肩合影,齐声喊出活动口号:“三下乡玉米行,创意集市我最行!”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会用玉米材料创作,更在动手过程中种下环保的种子。重庆大学“智创乡行”实践团将继续把趣味科普带到乡村,让更多孩子在实践中发现身边的小美好。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陇南礼县行:推普沃乡土,青春促振兴
- 为深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西北师范大学“鹿鸣昭昭,礼韵普声”推普实践团于近日赴礼县罗坝镇徐李、巩河
- 07-26
- 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 近日,滁州学院的一支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南京雨花台烈士墓园的旅程,开展了一场旨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社会实践活动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