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春脚步丈量担当脊梁——重庆大学“智创乡行”实践团在武隆区仙女山街道探寻平凡英雄的精神图谱

         七月的武隆,青山叠翠,云雾缭绕。“苦难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怎样的担当精神?”“平凡脊梁如何撑起生命的重量?”2025年7月21日重庆大学“智创乡行”实践团带着这些疑惑,询问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梳理仙女山街道的典型人物事迹,最终实践团选出4位典型人物,字斟句酌打磨访谈提纲,调试好相机、检查录音笔、备好笔记本。一场以“解码基层担当精神图谱”为主题的寻访之旅,在筹备中悄然启程。

实践团一队走访某特困户的路途中
         两组实践团成员穿梭在武隆仙女山街道的四个村落,踏着青石板路,推开一扇扇质朴的木门,聆听生命在重压下迸发的坚韧回响。

实践团二队走入某特困户的家中

吕明英:于荒芜处植春色显乐观

         踏入桃园村,实践团成员们的目光被窗台上盛放的剑兰花吸引。这不仅是吕明英于荒芜处植春色种植的“一隅春色”,更是对抗荒芜的乐观宣言。十余年间历经七次命运重击——丈夫患癌、自身乳腺癌、至亲离世、儿女学费重压、婆婆骨折、自己车祸重伤——而这位“铁娘子”的一天是“白天景区颠勺,夜里医院陪护”。

实践团成员王娴琳和陈琳采访吕明英
         镜头定格了她那乐观的笑颜,更铭刻下那句信念:“有困难,但家不能这么散了,总有过下去的办法。”当成员们翻阅她儿子厚厚一摞部队嘉奖证书时,触摸到了乐观精神在血脉中的传承。

田茂芳:炊烟处奉羹汤显孝心

         清晨五点半,明星村田茂芳家的灶火已映亮窗户。实践团成员们听说了她“与时间赛跑”的八年——抢在婆婆醒来前下地劳作,又小跑回家喂饭、清理、翻身。一句朴素的“老人病了,照顾好她是首要的”,背后是三千个日夜无休的奔忙。采访间隙,丈夫默默接过她手中的锄头,相机记录那两双粗糙大手紧握的瞬间,成为孝道路上风雨同舟的无言丰碑。

实践团成员陈浩嘉和刘馨颖采访田茂芳

刘德权:于无声处守誓言显忠贞

         荆竹村的薄雾中,实践团成员记录下党员、老兵刘德权的铁骨柔情——二十余年如一日守护罹患精神障碍的妻子。“她是我妻子,我在党旗下宣过誓,这责任就得扛住!”这坚定而朴素的话语,是刘德权二十多年担当的源泉,军魂与党性在他身上熔铸成生命底色。堂屋正中“光荣之家”牌匾的光芒,因儿子受其感召毅然选择神经内科专业的决心映照得更加璀璨——“想治好妈妈,帮更多人”。儿子的选择,是苦难开出的希望之花,是父亲如山守护最深沉的回响,更是这个家庭将对亲人的小爱升华为服务社会大爱的生动诠释。

实践团成员陈琳采访刘德权

毛胜祥:于危难时擎道义显大义

        白果村党员毛胜祥卷起袖管,左臂狰狞的枪疤瞬间攫住在场所有实践团成员的目光。三十年间三次挺身而出——身中三刀擒贼、调解冲突被流弹击穿手臂、拾万元巨款完璧归赵。当满桌的荣誉证书与他一勺勺喂继母汤药的画面同框,震撼直抵心灵。五岁丧母,继母饿着肚子将他养大,父亲临终前他立誓奉养继母一生。2019年继母脑梗瘫痪,他七个月寸步不离守护创造生命奇迹。“见义勇为?应该的!孝敬母亲?应该的!”——这朴素的“应该”二字,是用血肉刻写的党员担当与反哺大义。

实践团成员陈浩嘉采访毛胜祥和他的继母
        四位平凡英雄,如仙女山群峰般矗立,昭示着震撼人心的精神图谱:担当,是吕明英于命运废墟上执意栽种的那盆月季;是刘德权“光荣之家”牌匾下无声流淌的廿载晨昏;是毛胜祥左臂枪疤与右手药勺共同书写的生命辩证法;更是田茂芳夫妇在灶火与田埂间用脚步丈量的孝义长路。
         此次“智创乡行”实践,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的采访,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四位主人公用血肉之躯在巴渝大地上立起的不倒标杆——吕明英的“一隅春天”、田茂芳的炊烟孝心、刘德权的廿载守护、毛胜祥的“应该”哲学,共同熔铸成“担当”最生动、最磅礴的意象。他们的故事,是穿透苦难的光束,照亮了实践团青年前行的道路,更昭示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力量蕴藏于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坚韧脊梁与滚烫初心之中。这份源自乡土的精神火种,必将由青年一代接续传递,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三下乡|流水点灯:重庆大学“智创乡行”实践团带领乡村
  • 探寻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  “赤帜领航莱西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