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7月24日电(通讯员黄嘉欣)乡村振兴,青年先行。为探寻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径,2025年7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一路前行”实践团赴山东省寿光市云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走访企业运营场景,对话负责人了解寿光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解锁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寿光密码”。
云尚启程:搭建蔬品线上“高速路”
“寿光蔬菜要走出去,电商是绕不开的‘桥’。”在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首先走进了云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展厅。墙上的时间轴清晰记录着公司的成长轨迹:成立于2018年的云尚网络,最初仅为本地农户提供简单的线上开店指导,如今已发展成为集供应链整合、电商运营、物流协调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企业,累计助力寿光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3亿元,成为当地农产品“触网”的核心推手。展厅内的数据大屏实时跳动着各平台销售数据:抖音小黄车的甜瓜订单量占比35%,京东生鲜的贝贝南瓜日销超2000单,拼多多的水果黄瓜复购率达42%……“这些数字背后,是寿光蔬菜从‘田间’到‘舌尖’的数字化跨越。”公司负责人指着屏幕介绍,公司不仅搭建了官方电商平台,还与淘宝、美团等第三方平台深度合作,甚至为电商主播提供供应链支持——此前“与辉同行”直播间热销的寿光贝贝南瓜、彩椒,正是通过云尚的供应链体系完成发货。


图1为公司负责人讲解寿光农产品电商发展历程。
郑安慧摄
运营探秘:从“田间”到“云端”的精耕细作
离开展厅,实践团成员走进公司运营中心,只见工作人员正忙着处理订单、对接物流,屏幕上不断刷新着来自全国的需求:“内蒙古客户要10箱网纹哈密瓜”“广东订单备注要带藤蔓的羊角蜜”……“寿光蔬菜线上销售,选品是第一道关。”公司负责人解释道,考虑到运输损耗和利润空间,目前主推的多是耐储运、易保存的品类,如甜瓜、水果黄瓜、贝贝南瓜等瓜类,“像普通叶菜类损耗率太高,线上几乎不做。”在公司直播间内,主播正手持羊角蜜进行试吃讲解,镜头前整齐码放的网纹哈密瓜、贝贝南瓜色泽鲜亮。“我们很少做实时直播,更多是把产品挂在主播小黄车,由合作的电商达人带货。”公司负责人坦言,这是为了规避订单波动风险——线上销售订单分散且不固定,若直接直播带货,供应商常因库存不足导致发货超时,而平台对时效性要求严格,超时罚款往往让利润“打水漂”。实践团还了解到,公司与寿光本地及周边供应商建立了稳定合作:从农户手中收储成熟瓜类,经分拣、包装后接入电商链路,再通过合作的物流企业发往全国。“我们相当于‘桥梁’,一边帮农户打通销路,一边让消费者吃到新鲜寿光菜。”公司负责人说,这种模式既保障了供应商的销量稳定,也为农户增收拓宽了渠道。


图2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电商直播间发货现场。
郑安慧摄
困局与破局:电商路上的挑战与坚守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公司负责人与实践团成员深入交流了寿光农产品电商的“成长烦恼”。“最大的难题还是成本与损耗。”她算了一笔账:一箱甜瓜收购价约20元,快递费却要15元,利润空间本就狭窄;若运输中出现磕碰、腐烂,消费者退货产生的来回运费和损耗成本,往往让一单生意从盈利变亏损。此外,线上订单的“不确定性”也让企业头疼。“旺季时订单量骤增,仓库爆单、物流滞缓是常事;淡季时又要承担库存压力。”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尝试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需求,提前与供应商锁定库存,同时与物流公司协商“阶梯运费”,试图压缩成本。“但我们从没停下脚步。”公司负责人的语气坚定,“寿光蔬菜是乡村振兴的‘金名片’,电商是让这张名片走得更远的‘翅膀’。”目前,公司正联合高校研发防损包装技术,还计划培训本地农户参与直播,让“田间主播”更懂产品、更接地气。


图3为实践团成员体验打包。
郑安慧摄
青春力量助“蔬”香远飘
“原来一颗南瓜从田间到直播间,要经过这么多环节!”实践团成员在日记中写道。通过本次实践,成员们深刻体会到电商赋能农产品的潜力与挑战:一方面,数字经济让寿光蔬菜突破地域限制,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另一方面,成本、损耗、供应链等难题仍需政企农多方合力破解。“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把所见所闻转化为行动思路。”实践团队长刘洋表示,团队将整理调研数据,为企业提出优化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的建议,用专业知识助力寿光农产品电商发展。此次探访,不仅让“一路前行”实践团看到了电商与农业融合的生动实践,更坚定了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念——在这片孕育“蔬香”的土地上,数字赋能的故事正在续写,青春奋斗的力量正让“寿光味道”飘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