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特色产业作为激活乡村经济的“引擎”,正成为连接城乡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安徽省芜湖市江北地区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培育出巨峰葡萄种植、珍珠蚌养殖等特色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万里乡链”调研队深入芜湖市二坝镇,实地探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探寻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棚间藏硕果:葡萄产业筑牢致富根基
走进二坝镇的巨峰葡萄种植基地,连片的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翠绿的藤蔓间挂满了一挂挂圆润饱满的果实。调研队成员实地观察了果农修叶、剪枝、治虫等日常管理环节,只见农户们手持工具,精准剪除冗余枝叶,为果实生长腾出充足空间;专业的防虫设备均匀分布在棚内,确保葡萄在绿色生态的环境中健康生长。据当地种植户介绍,依托科学种植技术,二坝镇巨峰葡萄亩产可达3000斤以上,因口感清甜、品相优良,远销江浙沪等地,成为农户稳定增收的“金果果”。

大棚里的葡萄赵加豪供图
科技赋新能:智能设备激活田间效能
队员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目前种植基地已全覆盖智能监控设备,这些设备可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通过手机APP同步反馈给农户,帮助他们实时了解棚内情况,更好地养护一棵棵葡萄树。“以前全靠经验,现在有了‘千里眼’,坐在家里就能知道葡萄长得怎么样。”一位农户看着新装的监控设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不仅降低了农户的管理成本,更提升了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为特色农产品品质保驾护航。

新设的监控设备赵加豪供图
塘中蕴珍珠:多元养殖拓宽增收渠道
接着,调研队来到当地珍珠蚌养殖塘,据承包户介绍,二坝镇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非常适合珍珠蚌生长,养殖出的珍珠光泽度高、质地坚硬,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珍珠蚌养殖不仅不与粮食争地,还能通过生态循环模式,将蚌壳加工为饲料添加剂,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这一特色产业已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就业,年增收均超3万元。

养殖河蚌的水箱赵加豪供图
农旅绽新花:趣味采摘串起致富链条
夏日炎炎,二坝镇的葡萄园里却热闹非凡。当地葡萄园开展了趣味采摘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不少游客表示,这种亲自采摘的体验,不仅能品尝到新鲜的葡萄,还能放松身心,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葡萄园的负责人表示,通过趣味采摘活动,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游客在采摘葡萄赵加豪供图
从温室大棚里的科技赋能,到养殖塘中的生态智慧,二坝镇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正是芜湖江北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万里乡链”调研队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践探寻答案,见证了特色产业如何让乡村焕发新活力,也为更多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为“万里乡链调研队”团队成员合影 赵加豪 供图
(通讯员赵加豪、汪颖、夏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