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头:苏州8月17日电(通讯员 刘畅)
导语:
8月17日,苏州图书馆北馆少儿分馆的暖阳与墨香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的公益读书交流会,以《把坏脾气收起来》为媒,悄然写下关于成长的感悟。这场活动里,志愿者们读懂了:公益阅读从不是单向给予。筹备时对童心的细致揣摩,互动中孩子们的纯粹表达,让他们明白,俯身倾听的瞬间,才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 —— 孩子用模仿小老虎的童真,教会他们 “陪伴” 比 “教导” 更有力量;而那些歪扭的 “不生气” 画作,藏着阅读播下的希望种子。最终发现,所谓阅读的力量,是童心与青春在故事里相互滋养;所谓青春的价值,是用微小行动回应每颗童心的期待。这,便是这场实践最深刻的馈赠。
正文:
8月17日,夏日阳光透过落地窗,在苏州图书馆北馆少儿分馆的浅木色空间里织出温暖的光斑,书架上的绘本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一场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策划的公益读书交流会在此温情启幕 —— 这场以《把坏脾气收起来》绘本为纽带的实践,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亲近阅读的窗口,更让青年志愿者在与童心的碰撞中,读懂了公益阅读里 “浸润式成长” 的深层意义。
童趣空间里的阅读魔法:绘本为钥,叩响心灵
少儿分馆内,浅木色书架整齐排列着各式绘本,《把坏脾气收起来》的彩色封面在阳光下发着微光。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已将软垫阅读角摆成半圆,桌上散落着小老虎手偶与情绪贴纸,空气中弥漫着期待的气息。
分享环节成了欢乐的海洋。穿背带裤的小男孩猛地站起来,学着小老虎生气时的样子原地跺脚,逗得全场哈哈大笑。以前觉得读书就是‘念故事’,现在才发现,当绘本里的故事和孩子的生活碰在一起,会生出这么多温暖的互动。
筹备里的用心:读懂童心,精准施策
这场温馨的活动,背后是志愿者团队对 “童心” 的细致解读。筹备阶段,大家围坐在一起展开 “头脑风暴”,核心议题便是 “不同孩子要怎么读”:低龄儿童偏爱色彩鲜明的画面和重复的短句,志愿者便准备了绘本角色手偶,让小老虎 “跳” 到孩子们面前;稍大一些的孩子关注情节里的道理,团队就设计了 “我的坏脾气小妙招” 分享卡,让他们把感悟画下来。团队负责人回忆,最初筛选了 5 本绘本,最终《把坏脾气收起来》因 “画面活泼又藏着成长密码” 脱颖而出 —— 它用孩子能懂的语言讲情绪管理,色彩斑斓的插画像磁石般吸引目光,简洁的文字带着韵律感,就像一把钥匙,能自然打开孩子的话匣子。
双向的成长:阅读种子,悄然生根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在休息区分享着感动。有人记着那个曾满地打滚的小男孩,今天主动说 “我不生气了,像小老虎一样数到三”;有人珍藏着孩子递来的画 —— 纸上是笑着的小老虎,旁边歪歪扭扭写着 “不生气”。
对孩子们来说,这场活动或许只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但绘本里的小老虎、分享时的笑声、志愿者温柔的语调,已悄悄埋下热爱阅读的种子。对志愿者而言,这段经历让他们懂得:公益阅读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童心与青春的相互滋养。正如团队在实践笔记里写的:“当孩子举着画说‘老师你看,小老虎笑了’时,忽然懂了:所谓阅读的力量,就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在故事里慢慢学会成长。”
结语:
苏州图书馆北馆少儿分馆的这段时光,成了志愿者们青春里的温暖注脚,提醒着:用真诚陪伴童心,总能收获最动人的书香回响。如今,苏州图书馆北馆的这场实践已画上句号,但它留下的影响仍在延续,团队成员则计划将活动方案优化后,带到更多社区与乡村。正如团队在总结中写的:"青春的价值,在于用微小的行动播撒希望。当我们俯下身倾听孩子的声音,便会发现,每一颗童心都值得被认真浇灌,每一份热爱都能生长出无限可能。"
作者署名:通讯员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