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春聚力乡土 多元探索振兴

盛夏时节,生机盎然。一支来自山东科技大学的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郯城县重坊镇杨庄寺村,开展了以"乡村振兴实践"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摒弃走马观花,坚持下沉基层,充分发挥不同专业背景优势,通过实地调研、志愿服务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感知乡村发展脉搏,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跨学科视角:多维把脉乡村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各小组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 经济调研组深入走访当地特色产业基地、合作社与农户,了解产业发展模式、经济效益与面临困境;
- 社会文化组通过访谈村民、基层干部,参与乡村文化活动,观察记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现状;
- 技术应用组关注数字技术在乡村教育、农业、政务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评估智慧乡村发展基础与需求;
- 环境观察组考察村落布局、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状况,思考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沉浸式体验:知行合一服务基层
 
队员们不仅做"观察者",更努力当好"参与者"。他们协助村委会整理档案、参与村容整治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开设公益小课堂,辅导作业、开展趣味活动;结合当地需求,尝试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乡村特色产品与文化旅游资源。在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中,队员们加深了对乡情、民情的理解,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与重要。
 
青年新思考:汇聚乡村振兴的青春智慧
 
通过多日的沉浸式实践,队员们对乡村振兴的复杂性、系统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看到了政策支持下乡村面貌的可喜变化,也注意到了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短缺带来的发展瓶颈;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也思考着其与现代生活的创造性融合。实践团队将梳理各组的发现与思考,形成一份综合性的实践报告,从青年视角就产业融合、人才培养、文化振兴、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多元建议。
 
"这次实践让我们走出了理论的‘象牙塔’,读懂了‘国情书’中最生动的篇章。"一位队员感慨道。实践虽短,但思考绵长。同学们带走的不仅是调研数据,更是对脚下土地深沉的热爱与责任。山东科技大学学子将继续心怀家国,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发展,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
发布时间:2025-08-2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