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鹭鸟和鸣生态曲 向海图强转型歌——长安大学学子知行合一见证唐山转型

  为响应国家绿色转型部署,深入调研实践成效,7月21日,长安大学赴河北唐山“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唐山曹妃甸区。对当地湿地保护状况展开实地调研。
  一、湿地守护:生态屏障的坚守
  团队深入总面积540平方公里的曹妃甸湿地(含110平方公里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调研保护现状。通过访谈居民、实地记录,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湿地保护对践行生态承诺、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作用。
图为实践队员对曹妃甸湿地公园进行采访(队员王再超摄)
  二、产业蝶变:荒滩崛起绿色新城
  在曹妃甸城市馆,团队系统了解了该区从盐碱荒滩向现代化滨海新城的跨越历程。聚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布局与创新,解码其“向海图强”发展战略。沙盘与影像资料清晰展示了工业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协同路径,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逻辑。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曹妃甸城市展览馆(队长汪建杰摄)
  三、岸线新生:生态文旅融合典范
  团队考察了重点生态修复项目——揽月湾。这里通过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突破、沙滩修复与耐盐碱植物应用,打造出“水碧、滩净、岸绿、湾美”的岸线风光。其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入选2025年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彰显了“生态为基、文旅为媒”发展模式的成功,为滨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此次实践使青年学子切身感受到曹妃甸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和谐平衡,是自然与人文智慧的深度融合。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立志将调研所得融入未来学习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队长汪建杰摄)
来源:李松鹤
发布时间:2025-08-2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