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山东科技大学“随嵙筑梦—薪火长征路”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22日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参观展馆、为烈士扫墓、座谈交流等形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感悟先烈精神,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礼。
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依山而建,青瓦灰墙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馆内松柏苍翠,无声守护着长眠于此的英烈。纪念馆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主题,展现了青岛地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历程,生动刻画了无数先烈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挺身而出的英雄群像。
“随嵙筑梦—薪火长征路”团队赴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
步入序厅,一座高4米的“英雄礼赞”雕塑震撼人心:手持武器的战士、奔走呼号的群众、伏案书写的革命者并肩而立,再现了革命年代青岛人民万众一心的壮阔场景。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缓步前行,在“烽火抗争”展区,泛黄的革命传单、锈迹斑斑的武器、烈士们用过的生活用品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展柜中一份1943年的地下党联络名单尤为醒目,纸张边缘已残破不堪,却清晰记录着革命志士的姓名与代号,讲解员介绍:“这是青岛地下党组织秘密开展工作的珍贵见证,许多名单上的同志最终都牺牲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来到纪念馆后方的烈士墓园,开展扫墓活动。墓园中整齐排列着烈士墓碑,每块碑上都镌刻着烈士的姓名与牺牲年份。成员们神情肃穆地走向墓碑,轻轻擦拭碑上的尘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这些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在为烈士扫墓时,“他们或许没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但他们的精神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在集体默哀环节,全体成员低头伫立,墓园中静得只能听到风声,三分钟的默哀时长虽短,却让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随嵙筑梦—薪火长征路”团队成员为烈士扫墓
随后,团队在纪念馆的“红色讲堂”开展专题学习会。大家围坐在一起,研读《青岛革命烈士事迹选》,分享参观与扫墓的感悟。座谈会上,纪念馆文史研究员还讲述了青岛本地烈士的事迹:1925年,年仅22岁的青岛工人运动领袖李慰农在组织罢工中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1949年解放青岛战役中,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突破敌人防线,用血肉之躯为大部队开辟道路……这些故事让成员们眼眶泛红,更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离开纪念馆时,夕阳透过云层洒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上,金色的光芒与墓园的苍松翠柏交相辉映。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革命历史从课本走向现实,先烈们的牺牲与奉献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可触可感的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为烈士扫墓、缅怀先烈,更要将这份感动转化为行动,在学习与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随嵙筑梦—薪火长征路”团队参观纪念碑
历史的烽烟虽已散尽,但先烈们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随嵙筑梦—薪火长征路”团队的这次实践活动,既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对初心的叩问,让红色血脉在青春的传承中永远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