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走进南通如皋市城北街道新生社区,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社区儿童设计了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课程,旨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丰富其暑期生活。
科普课程:快乐暑假安全先行
7月8日上午,团队成员蔡君瑶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安全科普课程。课程聚焦火灾和地震两大主题,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和视频教学等方式,向孩子们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
在火灾知识部分,蔡君瑶详细讲解了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演示了正确的逃生方法,如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弯腰低姿匍匐前进等。此外,她还介绍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灭火技能。
地震知识环节中,团队成员通过视频展示了地震的成因(板块碰撞)及应对措施,如寻找结实的掩体、护住头部、保存体力,并迅速撤离至空旷地带。课程结束后,孩子们积极参与问答,表现出对安全知识的高度兴趣和掌握能力。
国学小讲堂:古诗绘画激发文化兴趣
7月8日下午,“国学小讲堂”活动如期举行。团队成员蔡君瑶以古诗为载体,通过绘画和互动讲解的方式,带领孩子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中,她选取了《小池》等三首古诗,引导孩子们理解诗意并发挥想象力,用彩笔描绘出诗中的场景。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古诗的理解,蔡君瑶还讲解了修辞手法的运用,并通过举例和造句练习,帮助孩子们掌握比喻、拟人等常见修辞。孩子们在自由创作环节表现踊跃,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展现了他们对古诗的独特感悟。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讲解。通讯员何金琳 摄
名著阅读:演绎经典片段提升文学热情
7月9日上午,团队成员张亚蒙主持了名著阅读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经典文学作品,团队选取了《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和“真假美猴王”两个经典桥段,并改编成简易剧本。剧本中标注了语气词和动作提示,如“俺老孙来也!(得意地)”“快把扇子交出来!(生气地)”,便于孩子们代入角色。
活动现场,孩子们热情高涨,通过角色扮演生动演绎了故事情节。他们的创意表现不仅让经典故事焕发出新的活力,也展现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团队成员还设置了“自由发挥”环节,鼓励孩子们天马行空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经过这次绘声绘色的表演,孩子们都爱上了阅读名著,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知识与欢乐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
活动总结:实践育人,双向成长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社区儿童带来了知识和欢乐,也让“红心研墨”团队的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团队成员张亚蒙表示:“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出的热情和创造力,我们感受到了童真的力量,也坚定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
新生社区居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对实践团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大学生用专业和热情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色彩,活动内容既有教育意义又充满趣味,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团队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的成长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署名:张翊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