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戈壁滩上的科学梦想(第二弹):实践赋能与人文关怀的支教新章

  
  在新疆石河子广袤的戈壁滩上,东南大学“无限梦想”支教团的教育探索并未止步。继首期融合传统文化、策略智慧、性别平等与人生规划的创新课程后,他们的“科学魔法宝箱”再度升级,以“科学之智”、“仁爱之心”与“勇毅之魂”为核心,为石河子一五零团中学的学子们带来了更为贴近生活、关乎生命、守护成长的实践新篇章。
  一、探秘物理世界:朱治帆的“神奇的电与磁”
  如何让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朱治帆老师化身“电磁魔术师”,以精妙的类比和直观的实验揭开了电与磁的神秘面纱。“电流为什么需要回路?”水流模型清晰阐释了串联与并联的奥秘。“磁铁如何隔空施法?”撒落的磁粉瞬间勾勒出无形的磁场图谱。孩子们亲手操控小灯泡的明暗,感受着物理语言的魅力。当电风扇的旋转、门禁卡的嘀嗒声被解读为电磁感应的奇妙密码时,科学原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课堂瞬间转化为活力实验室。孩子们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玄机,“电磁魔术”上演隔空取物的神奇,亲手设计并驱动小电动机的环节,真正让他们将枯燥的理论化为指尖轰鸣转动的实践成果。伴随着自制马达的嗡鸣声,一颗名为“探索”的种子在戈壁少年的心中滋滋作响,点燃了他们未来可能点亮万家灯火的科学梦想。
  二、守护生命之光:张智豪的“医学科普”实战课
  “擦伤流血怎么办?有人突然倒下怎么救?”张智豪老师带来的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可操作、可体验的生命守护课程。专业医学模拟人(教学假人)成为课堂的“生命伙伴”,让知识变得可呼吸、可触摸。化繁为简是关键:外伤处理的“三步法”、甄别感冒的小妙招、识别胃肠警报的信号,这些贴近学生日常的健康知识被清晰传递。然而,真正的“魔法”在实践环节绽放光芒。心肺复苏(CPR)按压的力度与节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精准环抱定位、应对中暑溺水的冷静处置流程——在一次次紧张而有序的模拟救援演练中,学生们从最初的“不敢碰”,逐渐蜕变为充满信心的“我能行”。20分钟精炼理论配合20分钟沉浸式实操,孩子们手心浸满汗水,眼神却无比专注。“原来救人的知识,真的能握在手里!”当模拟人的胸腔在合力按压下规律起伏,孩子们触摸到的不仅是急救技能,更是将知识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坚实铠甲,深刻体会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生命的温度。
  三、共筑安全校园:赵小惠(泡泡老师)的“校园零霸凌”行动
  赵小惠老师(昵称“泡泡老师”)的课堂,再次成为培育勇气与同理心的沃土。“校园零霸凌”课程采用高度互动的方式:贴卡片、演剧本、签承诺,层层递进,直击核心。“是霸凌?不是霸凌?”卡片分类活动瞬间点燃讨论,引导学生精准识别霸凌的三大特征:故意性、重复性、力量失衡性。情景模拟环节最具冲击力:扮演“体育课透明人”的孤立者、因戴眼镜被嘲笑为“四眼”的受害者、寻找“消失铅笔盒”的被捉弄者、深陷“恶搞P图”网络漩涡的困扰者……生动的角色扮演不仅揭示了校园霸凌的多样形态和伤痛,更在讨论中积极探寻出路。学生们金句频出:“言语霸凌是‘用笑脸藏的刀’”、“网络伤害‘删不掉、传千里’”。在剧本情境的探讨中,解决方案逐渐清晰:旁观者一句有力的“我们班约定过不起外号!”能有效激活集体公约;将匿名求助纸条塞进老师抽屉,是智慧而安全的反击策略。泡泡老师结合亲身经历,发出掷地有声的宣言:“被霸凌者,错不在你!牢记生命安全第一,不要独自忍受超过三次!旁观者,你的声音和行动拥有改变结局的力量!”课程高潮,全班肃立,在“拒绝霸凌承诺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这堂课的终点,正是构建校园“善意同盟”的起点,旨在用相互尊重与集体勇气,共同捍卫一个不被标签束缚、安全有尊严的青春环境。
  结语:知识为基,仁勇为翼,筑梦戈壁
  当电磁的奥秘点亮孩子们探索未知的瞳孔,当急救的节奏刻入他们守护生命的本能,当反霸凌的庄重承诺化作铿锵有力的集体宣言——石河子的风沙,再次成为这场深刻教育实践的见证者。东南大学“无限梦想”支教团的第二期课程,其价值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他们以科学实验启迪智慧,以生命教育培育仁爱,以人文关怀锻造勇气,在戈壁学子心中播下的,是理解世界的科学精神、守护彼此的责任担当、捍卫尊严的行动力量。这些如同胡杨般坚韧的信念种子,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汲取实践的养分,终将茁壮成长,撑起一片充满光明、安全、尊重与无限可能的未来天空。这不仅是知识的灌溉,更是赋能个体、温暖社群、塑造未来的希望工程。
来源:东南大学“无限梦想”支教团
发布时间:2025-08-0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