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展“情暖车站通道,爱伴旅途征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8月6日13时,苏州火车站北进站口暑气蒸腾,30℃的高温下,往来旅客络绎不绝。闸机开合的"滴答"声、行李箱滚动的声响、旅客的问询声与孩童的啼哭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繁忙的出行图景。来自计算机学院2322107101团支部的志愿者们佩戴着印有"暖心服务"字样的红色臂章,在这里开展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
  14时15分,客流高峰悄然来临。一位年轻母亲引起了志愿者的注意:她左手牵着一个摇摇晃晃的小女孩,右臂紧搂着哭闹的襁褓婴儿,背后还背着鼓鼓囊囊的帆布包,汗水早已浸透了她的后背。在拥挤的人潮中,她如同一片失衡的小舟,艰难地挪动着脚步。
  "请跟我来!"志愿者立即上前,拨开人流引导她前往爱心通道。按下"爱心通道"专用通话键请求开闸时,志愿者心中涌起强烈的责任感。闸门开启后,年轻母亲紧绷的身体明显松弛下来,她踉跄着穿过通道,回身时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这笑容,成为志愿者心中一道温暖的印记。
  15时30分,进站口的人流愈发密集,问询声此起彼伏。"检票口在哪?""卫生间怎么走?"志愿者耐心地一一指引,手臂不断扬起指向指示牌,为旅客们指引方向。
  突然,一声带着哭腔的呼喊传来:"师傅!票没了!车要开了啊!"一位身形佝偻的老伯攥着被汗水浸透的纸条,手指因用力而关节发白,脸上满是焦急。志愿者立刻上前搀住他冰凉的胳膊——那是高温下极度恐慌的表现。眼看人工售票窗口前队伍漫长,而发车时间临近,志愿者一边用平稳的语气安抚老人"来得及,别慌",一边快步将他引导至值班站长特需窗口。成功补票后,老人抓着车票匆匆冲向检票口,此刻志愿者才发觉自己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

  16时40分,热浪与客流仍在持续。在穿梭的人群中,志愿者们的身影格外显眼:有的引导孕妇避开安检机辐射区,有的为视障旅客详细描述行进路线,有的半跪在地帮旅客拼凑散落的证件……红色臂章成为人潮中最醒目的"信号灯"。
  志愿者们的服务与车站的各项工作紧密配合:发现大件行李卡阻安检仪,一个手势便有工作人员上前协助;爱心通道按钮连通指挥中枢,十秒内即可完成响应;特需通道为有困难的旅客提供精准服务。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保障着旅客"出发"与"抵达"的顺畅与尊严。
  17时整,到了交班时刻,北进站口迎来片刻的宁静。志愿者摘下已析出盐晶的臂章,心中却满是充实。那位母亲松弛的肩膀、老人攥紧车票的拳头,都成为难忘的记忆。
  在当天的志愿服务日志中,志愿者写道:"公共服务并非冰冷的巨型机器,而是由无数具体的善意连接成的温暖生态。一次搀扶、一句指引、一次按键,都是传递温暖的起点。当千万份微小的善意汇聚,便能让出行之路充满温度。"
来源:赵家辉
发布时间:2025-08-0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