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泰州高校实践团队赴南通新生社区 趣味课程点亮小学生暑期生活

正文:
   2025年7月7日至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走进南通如皋市城北街道新生社区居务委员会,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社区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趣味课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活动中,实践团队精心设计了安全科普课堂,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火灾和地震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的暑期生活筑牢安全防线。此外,团队还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与孩子们共同演绎《西游记》经典片段,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文学魅力;在“国学小讲堂”中,团队成员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古诗词,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想象力。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也让团队成员在志愿服务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安全科普:为儿童生活安全做好保障
2025年7月8日,团队成员蔡君瑶与另一位同学早早来到教室,为之后的课程顺利进行做好课前准备,在正式上课之前和同学们做好自我介绍,便于接下来的课程推进。他们面向的是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小朋友,因此课程内容相对而言也较为简单易懂。早上九点,团队成员蔡君瑶开始为小朋友们讲授“安全科普”相关课程,具体地为小朋友们科普介绍了火灾和地震地知识。
为了这次的安全科普课程,蔡君瑶前期做了很多功课和准备,寻找了几个视频,期望为孩子们带来较为专业和严谨的教学。视频从不同角度讲解了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以及着火源)、面对火灾如何逃生(用湿的衣料或毛巾掩住口鼻,弯腰低头,匍匐前进,快速走安全通道离开)、如何救火(学习使用灭火器);关于地震的视频也从不同方面科普了地震是如何发生的(板块碰撞)、地震发生时的实况以及地震时如何自救——寻找结实的掩体,双手护住头部,保存体力,走安全通道快速离开高大的建筑物,去往空旷开阔的地方。
在讲解结束以后,对同学们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大家都听得十分认真,回答也很积极、正确,相信小朋友们对于火灾和地震有一定的了解,在危急情况发生时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图为实践团队开展安全科普课程。通讯员何金琳 摄
绘画古诗:在自由想象中寻味国学
7月8日下午三点到六点是“国学小讲堂”的时间,蔡君瑶打印了关于三首古诗的相关题目,让小朋友们提前准备好彩笔进行绘图。她在课堂上简单抽查小朋友们对古诗的背诵和理解后让同学们完成题目,并就同学们错的最多的修辞手法题进行讲解,详细的讲解了题目中的四种修辞手法,并通过举例和让小朋友们进行造句和想象加深大家对这些修辞手法的熟练程度。在讲解完成后,让孩子们完成一道关于《小池》这首诗能够联想到什么场景的自由想象创作题,这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每个人都认真地在纸上画下自己的理解。
 

图为小朋友正在认真绘画。通讯员何金琳 摄
 名著阅读:通过演绎经典片段增加热爱
7月8日上午,团队成员张亚蒙主持名著阅读活动,他们特地选择了“三借芭蕉扇”和“真假美猴王”这两个《西游记》的经典桥段。考虑到孩子们对抽象文字的接受度有限,张亚蒙还提前准备了简单的剧本,还在剧本里用括号标出了语气词——“俺老孙来也!(得意地)”“快把扇子交出来!(生气地)”。
在表演开场后,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充满活力地对这两个片段进行了演绎,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地精彩表现时常逗得大家前仰后合。团队成员们把故事改编成简易剧本,特意留了“自由发挥”的环节。伴随着张亚蒙的提示和旁白,他们有的瞪眼有的伸腿——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让百年前的故事突然有了孩子气的温度和活力。
下午的画画活动中,张亚蒙发现有同学能够运用甲骨文,这让她很惊讶;在辅导暑假作业时,以往轻松欢乐地氛围瞬间变得紧张安静了许多,偶有走神,但最后同学们还是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活动总结:知识促成长,童真书华章
经过此次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都乐在其中,教育学生的责任心和获得感、童真强大的感召力、实践内容的丰富性,都让他们十分难忘,收获颇丰。孩子们也在娱乐和知识的交融中提升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拓宽视野灵活思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有趣的体验。而这些也就是团队实践的意义所在,大学生们从头到尾参与,从筹备到总结,锻炼自身,是一次很好的成长机会,在他们的人生中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青春之花在实践中迎来了灿烂绽放。未来,“红心研墨”团队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署名:张翊微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