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上午,烟台大学窑火琉光社会实践小队走进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开展了一场集文化学习、技艺体验与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在琉璃的流光溢彩中触摸非遗温度,用实际行动传承匠心文化。
上午9时,实践队成员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琉璃展厅。展厅内,从古代琉璃的雏形到明清时期的精美器物,再到现代艺术家的创新作品,时间的脉络在一件件展品中清晰呈现。讲解员细致讲述了琉璃的起源——从商周时期的原始琉璃,到汉代成熟的制作工艺,再到淄博成为北方琉璃重镇的发展历程,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这项传统技艺背后厚重的历史底蕴。当看到现代琉璃艺术家创作的“星空系列”“山水意境”等作品时,晶莹剔透的材质与巧妙的造型设计引得队员们连连赞叹,也让大家对琉璃工艺的当代传承有了新的认识。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成员来到博物馆的手工艺体验区,在资深琉璃手工艺者的指导下尝试制作琉璃小工艺品。从挑选基础料棒到掌握火候温度,从塑形到冷却,每一个步骤都考验着耐心与技巧。“看似简单的小球,实际操作时才发现,稍微手抖就会影响形状。”一位队员在完成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后感慨道。两个小时的体验中,队员们不仅亲手制作出了琉璃挂件、小动物等小巧精致的作品,更在与手工艺者的交流中,体会到“千锤百炼始成器”的匠人精神。
下午,实践队化身博物馆志愿者,投身于馆内活动服务工作。有的队员协助工作人员引导游客、维护展厅秩序,有的则在互动体验区帮助小朋友完成简易琉璃手工,还有的参与了“琉璃文化小课堂”的物料准备。“看到游客们对琉璃文化的好奇与喜爱,我们作为传播者也充满了成就感。”志愿服务让大家从“学习者”转变为“传承者”,更深刻地理解了实践的意义。
活动尾声,实践队成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博物馆管理人员为实践队颁发了表扬信,肯定了队员们在活动中的认真态度与积极贡献,称“这支年轻的队伍用热情为琉璃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实践活动,烟台大学窑火琉光小队以“体验+服务”的形式,不仅深入了解了琉璃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更在实践中传承了非遗技艺与匠人精神。队员们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