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永川,暑气蒸腾,却挡不住青春探寻的脚步。2025年7月18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寻韵昌州古郡,焕新永川乡脉”社会实践团奔赴永川区五间镇,走近老党员与退伍老兵,聆听他们在岁月中沉淀的故事,感悟信仰的力量。从边关冷月到烽火战场,从农村土地到光影世界,一段段经历如同一部部生动的“教科书”,为青年学子传递着奋斗、担当与奉献的精神密码。
一、荣代来:边关廿载砺初心,以忠诚信条引航青春 在五间镇的一隅,实践团成员见到了荣代来。这位身形挺拔、目光坚毅的退伍老兵,身上有着独特的气质——那是边关风雪打磨出的坚韧。2002年,荣代来奔赴新疆伊犁边防一线,从此,漫长的边境线成为他青春的“主战场”。
“伊犁的冬天,呵口气都能成冰碴子,巡逻路上,积雪能没过膝盖。”荣代来缓缓讲述,服役期间,他驻守在环境复杂、气候恶劣的边境地带,每一次巡逻执勤,都是与极端条件的“较量”。2005年退伍时,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边关,见过太多为国家奉献的身影,入党,是想让自己更有力量守护这片土地。”
从那以后,荣代来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使命,深深烙进生命。“纪律是军人的魂,更是党员的根。”他始终严守纪律,作风过硬,成为战友眼中的榜样。
面对实践团的青年学子,荣代来寄语殷切:“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艰苦奋斗是咱能传下去的宝贵财富。”他特别强调,年轻人得“向老一辈革命烈士学习,传承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在新时代“别贪图享乐,得有远大理想,把个人奋斗和国家发展绑一块儿”。
实践团随荣代来参观了一座特殊的陵园——四十余载风雨,安葬着六十三位烈士。站在墓碑前,荣代来的坚守与先烈精神交融。他入党近二十载,在边关用脚步丈量忠诚,“吃苦、奉献、传承、担当”,是他对青年的嘱托,更是用岁月践行的信条,为青年树起精神标杆,激励大家以奋斗回应英烈期望。
二、赵明华:七旬老兵扎根乡土,以朴实初心点亮信仰 75岁的赵明华,是实践团探访的另一位老党员、退伍老兵。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皱纹,却未磨灭眼中的热忱。1968年,赵明华入伍,服役于8341部队(警卫团)和8324部队后勤部,山西五台山的艰苦驻守岁月,成为他难忘的记忆。
“那时候,主食是小米、高粱面,一周就一顿米饭。执行任务时,肋骨都被打断过。”回忆往昔,赵明华语气平静,却让实践团成员心头一震。1973年退伍后,他扎根农村,1999年入党,在镇药物农场工作过,回村后又为解决种子问题奔走,当生产小组负责人带着村民增产增收。他的父亲曾任农会主任,参与土改,红色基因在家族延续。
多年来,赵明华多次获评优秀党员,却始终淡泊名利。谈及农村工作,他坦言“众口难调”,但强调“踏实做事是根本”。面对青年学子,他的寄语朴素却有力量:“做人要诚实、忠诚;做事顾全大局,踏踏实实把本职干好。”这是一位老兵、老党员对信仰的坚守,更是对年轻一代的深切期许,如同一束微光,照亮学子们坚守初心的道路。
三、凌厚祥:战火淬炼忠诚魂,光影传承军人志 1983年入伍的凌厚祥,有着一段烽火岁月的记忆。实践团围站聆听,仿佛走进了1984年的老山战役现场。“前线条件苦啊,第一个月津贴才8块钱。”凌厚祥说,战争的残酷,是亲眼看着战友倒下,这份痛楚,让他至今牵挂牺牲战友的父母。
硝烟散去,精神永存。凌厚祥退伍后,自学摄影,用光影记录人生,传递军人精神。他的作品(如重庆618优选)获奖,还走进校园宣讲。面对青年学子,他寄语:“年轻人得珍惜和平,明白责任担当。国家强盛、人民安宁,得一代代人脚踏实地、甘于奉献!”
从保家卫国的战场,到用镜头传承精神的课堂,凌厚祥用生命轨迹诠释军人价值。他把战火中淬炼的忠诚与坚韧,融入光影,化作对后辈的期望。那一句句箴言,如同一束束火炬,照亮青年前行的方向,让大家懂得和平的珍贵,明白担当的重量。
四、青春对话:在传承中汲取力量,以行动践行使命 实践团成员们在聆听中,时而屏息,时而落泪,时而沉思。与老党员、退伍老兵的交流,让红色精神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真实可触的人生故事。
“荣代来叔叔在边关的坚守,让我明白‘岁月静好’是有人负重前行。我们年轻人,不能辜负这份守护,得把艰苦奋斗融入青春。”实践团成员们感慨。“赵明华爷爷扎根农村,踏实做事,让我懂得‘平凡岗位也能发光’,以后不管干啥,都得坚守初心,顾全大局。”而凌厚祥老兵的烽火记忆与光影传承让我们深受触动:“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得用所学,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担当精神。”
实践团指导老师厉昌晓表示,此次探访老党员、退伍老兵,是一场生动的“思政课”。“希望同学们把听到的故事、感悟到的精神,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以青春之我,担当时代使命,就是对老兵们最好的回应。”
暮色渐浓,实践团结束了一天的探访,但红色精神的传承才刚刚开始。荣代来的边关忠诚、赵明华的乡土坚守、凌厚祥的战火与光影,如同繁星,照亮五间镇的土地,也照亮青年学子的心灵。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实践团将带着这份感动与力量,继续在探寻中传承,在传承中前行,让红色精神在青春岁月里熠熠生辉,让担当与奉献成为新时代青年的鲜明底色,以实际行动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答卷”,回应老党员、退伍老兵们的殷切期望,为“焕新永川乡脉”、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