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一日双程:乡村调研与校园环保的成长接力

  
  一日双程:乡村调研与校园环保的成长接力
  七月二十四日,山东理工大学“薪火相传,麦田助教”实践团奔赴积家村,以乡村振兴问卷调研为序章,用“垃圾不落地”环保课堂续篇章,在乡野与校园的双向奔赴里,书写青春实践答卷。
  乡野问需:扎根土地听民声
  上午,实践团成员走进村落,开启乡村振兴调研之旅。在公示栏旁、树荫下的石阶上,志愿者们与村民围坐交流,递上问卷,用乡音唠家常。面对年长村民,成员们俯身倾听,逐题解读,从“村里产业发展盼啥扶持”到“文化活动咋丰富”,把乡村振兴的宏大命题,拆解成家长里短的真实诉求。

  村民们摇着扇子,讲着田间收成、村口道路的变化,那些藏在皱纹里的期盼、握在老茧中的渴望,随着问卷上的笔迹,成为乡村发展的鲜活注脚,为后续助力乡村振兴,攒下满溢乡土温度的“民声台账”。
  校园播绿:环保课堂育童心
  午后,实践团转战乡村学堂,开展“垃圾不落地”环保宣讲。教室里,志愿者们借助PPT,以“垃圾落地的危害”为切入点,用动画演示垃圾污染土壤、滋生蚊虫的过程,让孩子们直观感受“随手扔”的后果。
  互动问答环节,“废旧电池该扔哪个桶”“果皮属于啥垃圾”,孩子们小手如林,清脆的童声里,藏着对环保知识的求知热忱。随后的“垃圾分类模拟赛”,更是点燃课堂——写着“易拉罐”“过期药品”的卡片在孩子们手中传递,投对时的欢呼、出错后的顿悟,让“分类投放”的理念悄然扎根童心。

  从乡野调研时的俯身倾听,到校园宣讲中的知识传递,实践团用一日时光,串联起乡村振兴的民声收集与环保理念的童心播种。问卷上的褶皱、课堂里的笑声,都在诉说青春担当:让乡土期盼被听见,让环保种子发新芽,这一路奔走,是成长,更是对“薪火相传”最生动的践行。
作者:俞林林 陈健 来源:“薪火相传,麦田助教”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一日双程:乡村调研与校园环保的成长接力
  • 青春护航成长路:一日活动里的安全守护与心灵滋养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实践服务团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实践服务团
  • 寓教于乐伴成长——河图之“Mg”实践团赴黄家铺社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