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对基层治理体系的实践认知,以青春力量激活社区发展动能,山东理工大学“循梦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3日在齐悦国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持续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团队进一步聚焦入户走访与社区日常事务协助,通过多元化实践形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场景。成员们以实际行动感知基层运行的内在逻辑,将专业知识与青春活力转化为服务社区的实效力量,在与基层治理的深度互动中,为社区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入户走访:在民情体察中贴近基层治理

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联合走访小组,带着民情登记表与基础信息手册,按片区开展入户工作。每一次叩门都是一次民情的深度挖掘,从基础设施运行状况到居民生活需求,从公共服务体验到社区发展建议,成员们逐一记录、分类梳理。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团重点关注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针对老年群体,详细询问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体验与改进方向;面向中青年家庭,收集关于社区教育、托育服务的具体诉求;对租户群体,则侧重了解居住环境、物业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对于居民提及的路灯故障、管道老化等基础设施问题,成员们现场登记位置信息与故障详情,同步反馈给社区维修团队,并标注跟进节点。
为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实践团采用“走访记录+现场拍照+后续复核”的工作模式。在后期整理资料时,将收集到的信息按不同类别分类归档,形成详细的民情分析报告,为社区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提供数据支撑。这种沉浸式的走访体验,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本质——在与居民的近距离接触中,把准民生脉搏,找准服务方向。
协助办公:在事务协作中夯实服务根基

返回社区服务中心后,实践团成员按照既定分工迅速投入协助工作,从文书处理到活动筹备,多维度参与社区日常运转流程。在档案管理区域,成员们系统协助整理居民档案,严格遵循“一户一档”的标准化管理要求,将纸质资料逐一转化为电子档案。工作中,他们重点完善特殊群体家庭的信息标注体系,针对低保家庭、残疾人士、独居老人等群体,在档案中增设帮扶需求标签与政策适配备注,确保各类帮扶政策能精准匹配并触达目标群体。录入过程中,成员们严守档案管理规范,对字迹模糊的原始记录、信息存疑的条目,均第一时间与社区工作人员交叉核对,通过反复校验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严格执行信息保密制度,对涉及居民隐私的内容进行加密处理,杜绝信息泄露风险。这种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不仅提升了社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更让成员们在事务协作中深刻理解到基层治理“精细化”与“规范化”的内在要求。
复盘会上,成员们分享感悟:基层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处处关乎民生福祉。一份精准的档案、一次及时的反馈、一个整洁的环境,都是治理效能的具体体现。社区工作人员的严谨细致也让大家深受触动——他们对每户居民的情况了如指掌,对每项工作的流程烂熟于心,这种“把社区当作家,把居民当家人”的态度,正是基层治理温度的来源。
此次实践让“循梦而行”实践团队更加明确,青春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不仅是提供人力支持,更要以专业视角为社区注入新思维。未来,他们将继续以走访收集的民情为导向,结合专业知识设计更贴合需求的服务方案,让青春的智慧与热情,真正转化为推动社区发展的实效力量,在扎根基层中书写成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