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VR技术创新驱动力,赋能井冈山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响应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号召,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19日,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井冈山VR科创团队员们在指导老师邹俊带领下,走进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启了一场科技与红色文化交融的探索之旅。团队成员们以VR为笔,以乡情为墨,在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上,绘制出一幅幅科技与文化共舞的绚丽画卷。
开启历史之门,VR赋能红色记忆
7月19日上午,开班仪式在综合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基地主任刘文兰发表致辞,她鼓励学员们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将井冈山作为鲜活党史教材,深入体察国情,领悟党的光辉历程,汲取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情景教学环节,基地谢珍志老师围绕“三湾改编”的历史背景和核心内容展开深入了解。他强调,“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老师通过模拟教学和场景重现,让学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飘摇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与此同时井冈山VR科创团使用VR相机记录老师教学,让游客之后可以直接使用VR导览系统了解“三湾改编”,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能让红色历史更加鲜活可感,也为井冈山的红色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当地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跨越时空对话,VR架起传承之路
在“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中,钟国华老师聚焦毛泽东在井冈山的非凡历程。彼时,井冈山被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阴霾所笼罩,经济封锁、军事围剿双重压迫之下,局势岌岌可危。毛泽东同志深入群众,开展广泛调研,立足当地实际,制定出契合农民利益的土地政策,成功赢得广大农民衷心拥护与支持;军事上,巧妙指挥黄洋界保卫战等战役,以少胜多,为革命保存希望火种。团队成员们仿若跨越时空界限,与革命先烈进行一场深刻的精神对话,深刻领悟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课后,队员们围坐一处,展开热烈复盘讨论。队员们意识到,VR技术可以成为架起这座精神传承之路的重要工具。通过VR重现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与智慧,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这座“桥梁”,不仅让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
旋律串联情感,VR编织红色梦想
音乐党课上,《当那一天来临》《红星闪闪》《团结就是力量》与《打靶归来》的旋律如澎湃浪潮,接连涌过每位团队成员的心田。这些承载着革命精神的经典歌曲,每一句歌词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信念。当团队成员齐声唱响,那激昂又振奋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队员们同步启用VR相机,精准捕捉教室红歌教学的生动场景。未来,游客通过手机云游导览系统,便能随着悠扬歌声深刻体会苏区人民对红军的鱼水深情,以及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团队借VR之力,细细镌刻井冈乡情,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书写着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崭新诗篇。从“三湾改编”的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的脉搏,从井冈山斗争的虚拟重现中领悟革命先烈的英勇与智慧,从《映山红》的旋律中感知苏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团队成员们通过VR技术的创新应用,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当游客们打开VR导览系统,仿佛亲临井冈山,做到真正的云游井冈山。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与红色文化结合的巨大魅力——它不仅让红色历史更加鲜活,更让红色精神得以跨越时空,代代相传。”团队中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徐福静同学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