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用心用情关爱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青穗星桥”志愿服务队于7月15日至16日,带着满满的爱心与专业知识,走进南京睿泽障碍人士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于乐、富有专业特色的主题活动,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乐,播撒绿色与希望的种子。
瓶中世界,叶绘山河,环保种子初萌芽:
15日,睿泽中心的活动室变成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自然课堂。志愿者们首先通过生动的PPT,为孩子们揭开了生态瓶的微观奥秘、树叶拼贴的艺术魅力以及垃圾分类的绿色密码。讲解过后,每位志愿者化身耐心的“小老师”,与2-3位孩子结对,开始了亲密的互动与合作。
图1生态瓶讲解
图2树叶贴中国地图讲解
图3垃圾分类讲解
一、指尖上的生态圈:
孩子们在志愿者哥哥姐姐的指导下,铺上彩砂,放置水草,注入清水,小心翼翼地放入小鱼。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在他们专注的小手中,逐渐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迷你生态系统。看着瓶中摇曳的绿意,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成就的光芒。
图4制作生态瓶(1)
图5制作生态瓶(2)
图6制作生态瓶(3)
二、叶脉里的中国心:
形状各异的树叶,成为创作的精灵。孩子们仔细挑选、构思、粘贴,用灵巧的双手,将一片片普通的叶子,神奇地组合成祖国的壮丽版图。一笔一叶,拼贴的是地图,更是在心中悄然勾勒对祖国的热爱。

图7叶贴中国地图(1)
8叶贴中国地图(2)
三、分类中的大学问:
“这是什么垃圾?这些垃圾该怎么分类呀?”在轻松有趣的互动问答和实际操作中,孩子们认识了不同垃圾的“家”。志愿者手把手引导他们将代表不同垃圾的小卡片准确投放,环保的种子在一次次正确的分类中悄然生根。
9垃圾分类(1)
10垃圾分类(2)
拓印自然,巧手生花,歌声笑语暖童心:
带着昨日的温暖余韵,16日“青穗星桥”的志愿者们再次如约而至,带来了全新的自然艺术体验——植物拓印与环保花篮编织。
四、自然的“印章”:
活动伊始,PPT清晰地展示了植物拓印的魔法。接着,孩子们挑选心仪的花草叶片,铺在麻布或麻袋上,用小锤子轻轻敲打。咚、咚、咚…伴随着有节奏的敲击声,叶片的脉络、花瓣的色彩被清晰地拓印在布料上,留下独一无二的自然印记。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和孩子们专注的喜悦。
图11植物拓印讲解
图12植物拓印(1)
图13植物拓印(2)
五、变废为宝的魔法:
废弃的纸杯和麻绳,在志愿者的巧思和孩子们的巧手下,迎来了华丽变身。缠绕、编织、点缀…简单的材料经过创意改造,化身为一个个色彩缤纷、充满童趣的小花篮。看着自己制作出的漂亮作品,孩子们惊喜不已,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在实践中变得直观而深刻。
图14编花篮讲解
图15编花篮(1)

图16编花篮(2)
六、歌声与星光:
活动接近尾声,温馨的旋律响起。志愿者和孩子们齐声合唱《虫儿飞》,纯净的童声在活动室里回荡,充满了治愈的力量。最后,志愿者们为每一位积极参与、展现智慧与巧思的孩子颁发了“学习之星”奖状,鼓励的笑容与闪亮的奖状相互映衬,温暖了整个空间。
图17颁发奖状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青穗星桥”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关注特殊儿童群体,结合学院专业特色,设计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富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图18合照1
图19合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