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科技火种 筑梦时代新人 ——“科技筑梦”启蒙课堂点亮强国志向
“教育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宏伟部署,积极响应国家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召唤,一支肩负使命的实践团队近日走进基层青年之家,精心策划并连续三日开展了以“科技筑梦”为主题的编程启蒙系列课程。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育创新思维、厚植家国情怀,以生动实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夯基垒土,让科技报国的种子在幼小心灵中生根发芽。
初识计算机,播下科技兴趣的种子
7月17日下午,系列课程的第一堂课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团队志愿者以“计算机是什么”为切入点,用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知识简化——把计算机的CPU比作“大脑”,内存比作“临时记事本”,硬盘比作“永久储物柜”,让孩子们快速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课堂上,志愿者通过图片、短视频展示了从早期 bulky 电脑到如今轻薄笔记本的发展历程,还现场拆解了一台旧键盘,让孩子们观察按键背后的结构原理。“原来我们敲一下键盘,电脑能反应过来,是因为里面有这么多‘小机关’呀!”一位小朋友举着拆解下来的按键,兴奋地和同伴分享发现。
首日课程以基础知识普及为主,通过“讲解+实物观察+互动问答”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建立了对计算机的直观认知,消除了对科技产品的陌生感,为后续编程学习筑牢了基础,课堂参与度达100%,孩子们的提问率超过30次,展现出强烈的探索欲。
玩转编程小游戏,在互动中解锁“魔法逻辑”
7月18日,课程以“科技众望,变身起航”为主题,聚焦“身边的‘魔法朋友’——认识人工智能与编程”。相较于首日的理论铺垫,当天的课堂更注重“玩中学”,志愿者们将编程逻辑融入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理解抽象概念。
“大家想不想让屏幕里的小猫跳一支舞?”志愿者打开Scratch编程软件,用拖拽指令块的方式,现场演示了如何让卡通角色完成“前进、转圈、变色”等动作。随后,团队带来了自主设计的“水果消消乐”“迷宫探险”等编程小游戏,孩子们两人一组,轮流尝试修改游戏参数:调整角色移动速度、更换背景图片、设置得分规则……当看到自己的修改让游戏呈现出新玩法时,孩子们的欢呼声响彻课堂。
针对“人工智能”这一主题,志愿者还设计了“你画我猜”互动环节:孩子们在纸上画简单图形,志愿者用AI识别软件实时识别并给出答案,引发阵阵惊叹。“原来手机里的语音助手、拍照识物,都是这样的‘魔法’在帮忙呀!”孩子们恍然大悟,对科技的应用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今日课程以“互动体验+自主创造”为核心,通过6个趣味游戏、3次AI演示、20余组小组合作,让孩子们掌握了Scratch的基础操作逻辑,理解了“指令-反馈”的编程核心,85%的孩子能独立完成简单的角色动作设计,在实践中体会到编程的“创造性乐趣”。
亲手敲代码,在成就感中深化科技热爱
7月19日,课程进入“实战阶段”,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从“拖拽指令”进阶到“手写代码”,进一步深化计算机知识与编程技能。
课堂上,志愿者先以“让电脑说句话”为例,讲解了Python语言中“print”指令的用法,随后展示了简单的代码结构:“print(‘你好,世界!’)”——当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在电脑上敲下这行代码并运行,看到屏幕上跳出文字时,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接着,志愿者又教大家用代码控制画笔颜色、绘制直线和正方形,从“输入指令”到“看到结果”的即时反馈,让孩子们充满成就感。
“老师,我想让正方形变成红色!”“我能不能让画笔走得快一点?”面对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志愿者逐一耐心指导,鼓励他们尝试修改参数、探索更多可能。课程最后,每个孩子都完成了一份包含“自我介绍代码”和“简易图形绘制”的小作品,并在全班展示分享。
第三日课程实现了从“认知”到“实践”的跨越,通过120分钟的手把手教学,孩子们掌握了3个基础代码指令的用法,100%完成了个人编程作品,不仅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更在“创造”中深化了对科技的热爱,不少孩子课后主动询问“下次课程什么时候开始”。
系列活动意义深远,科技启蒙之路持续延伸
为期三天的编程启蒙系列课程,以“基础认知—趣味体验—实战操作”的递进式设计,让孩子们在循序渐进中走进科技世界。从对计算机的懵懂好奇,到能亲手编写简单代码,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显而易见。
实践团队负责人表示:“党的教育兴国、科技强国战略,需要我们将科技启蒙落到实处。这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兴趣的培养。未来,我们将继续紧跟政策导向,打磨更多优质课程,让更多青少年感受科技伟力,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夯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人才根基矢志奋斗!
据悉,此次活动覆盖当地30余名青少年,课程结束后,团队还为孩子们发放了编程学习手册与趣味练习题库,助力他们在科技探索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此次系列活动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科技、了解编程,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培养了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这场始于代码的实践,是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在基层的生动缩影,它深刻昭示:当创新的种子深植少年心田,民族复兴的科技星河必将璀璨夺目!
作者:刘贞妮 来源:"红"扬陇东,"数"惠民生——青年学子红色足迹与数字赋能实践行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2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