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探寻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桂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叶兴乡”实践团赴梧州中山纪念堂之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团队参与2025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16日,团队前往广西梧州市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山纪念堂,在革命先辈的足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
  梧州中山纪念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1921-1922年间,孙中山先生为筹备北伐事宜,曾三次驻节梧州,与梧州结下深厚渊源。梧州是全国最早奠基的中山纪念堂,团队成员怀着崇敬之情步入纪念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先生目光坚定,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图为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黄生梅摄
  队员们依次参观各个展厅,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详实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一生,深刻领会了其“振兴中华”“天下为公”的革命理想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联句高悬,时刻激励着队员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纪念堂 陈嘉浩摄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深受触动。实践团成员感慨道:“此次参观让我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乡村振兴的重任,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实践中,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孙中山先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给予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

  图为实践团在中山纪念堂前的集体合影 黄昊摄
  此次参观梧州中山纪念堂,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更是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团队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精神补给。团队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从纪念堂中汲取的奋进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拼搏。
作者:黄生梅 徐书敏 李金子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轨行齐鲁,绿动未来”实践团调研济南地铁1号线
  • "让党旗更鲜,让军旗更靓"---夏日送清凉,致敬守护者,
  • 长安大学“两路”精神实践队走进“红色”青海: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