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春脚步丈量非遗传承路 ——宁大学子深入象山感受剪纸艺术魅力与文化担当

为深入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保护与传承脉动,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7月16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海韵文耕”实践团队奔赴象山,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文化寻访之旅。团队先后走访了才华剪纸艺术馆、谢才华大师工作室及象山非遗馆,用青春脚步丈量象山非遗传承之路,深刻体会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鲜活的时代价值。
首站:才华剪纸艺术馆——廉风剪影 匠心传承
调研首站抵达位于东陈乡樟岙村的才华剪纸艺术馆,这也是全国首家剪纸艺术馆。该馆以艺术家谢才华命名,集作品展览及廉政教育于一体。步入馆内,以“廉”为主题的艺术长廊格外醒目。梅兰竹菊等廉洁元素通过精湛剪纸技艺跃然纸上,尤其是“廉”字图腾运用镂空技法,生动传递洁身自好的精神内涵。墙面上古代廉吏的故事剪纸,让传统廉风与当代党性教育交相辉映,质朴的民间艺术讲述着深刻的廉洁道理。作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该馆充分展现了非遗技艺服务时代主题的独特价值。谢才华老先生还用剪纸艺术来表现亚运主题,把象山的山海风情和亚运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
 
走访:谢才华工作室——大师情怀 公益传承
随后,团队来到象山风情街,专程拜访了剪纸艺术大师谢才华先生。在工作室,谢老动情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与公益实践:“没有文化的积淀,一个国家不可能真正发展下去”。他特别提到一幅耗时八个月构思创作的巨作《象山山海万象图》,体现了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更令人敬佩的是谢老长期坚持公益传承,坚持每晚为当地小学生义务授课。访谈中,他不仅传授了剪纸艺术的精髓,更亲手示范,指导调研成员剪出了五角星、小兔子等基础图案,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大师的亲和力与剪纸技艺的魅力。“亲眼目睹大师风采,亲手体验剪纸魅力,特别是了解到谢老数十年如一日义务教学,这份对传承的执着和对下一代的关爱,让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参与体验的闻同学分享道。
 
探馆:象山非遗馆——万象山海 非遗荟萃
最后一站走进象山非遗馆,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展馆系统梳理了象山丰富的非遗家底:全县共拥有19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省级以上16项,市级以上51项。展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在“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市井文化”及“传承与传播”四大展区,生动呈现了象山非遗的多样性和独特地域特色,令人叹为观止。“看到如此庞大而璀璨的非遗宝库,我们才真切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文化积淀的深厚。非遗馆的展示,让书本上的名录变得鲜活立体,”参与调研活动的汪同学表示。象山的昨天来自海洋,象山的今天正走向海洋,象山的明天,梦圆海洋。
 
此次调研行程紧凑,收获丰硕。团队成员不仅近距离欣赏了谢才华大师的精湛技艺,感受了其无私奉献的传承精神,更通过剪纸艺术馆和非遗馆,系统了解了象山非遗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在廉政教育、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象山非遗项目数量之多、级别之高、特色之鲜明,给调研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与传承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作者:叶范玙辰 来源: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轨行齐鲁,绿动未来”实践团调研济南地铁1号线
  • "让党旗更鲜,让军旗更靓"---夏日送清凉,致敬守护者,
  • 长安大学“两路”精神实践队走进“红色”青海: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