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智汇乡村发展,谱写振兴新篇

 2025年7月13日,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系綦乡智慧行,语润中华兴民生”社会服务践行团队在指导老师王虹的带领下,赴重庆市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座谈会交流与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乡村发展需求,为后续精准帮扶奠定坚实基础。

  座谈会共话发展,锚定帮扶方向。为确保实践活动精准对接乡村需求,团队提前与中华村党支部书记李书记进行了多轮沟通,围绕活动细节共同制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并完成了前期调研工作。在座谈会上,李书记详细介绍了中华村的发展概况:该村土地面积4.868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33户,总人口3784人,设有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6名。村内以柑橘种植和乡村旅游为特色产业,村名源自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观”。李书记特别提到,中华村正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着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已完成公路硬化、河道整治、土地整治等工作。永城镇交通便利,境内有綦万高速和渝筑高速(渝黔高速公路复线)两条高速连接。李书记重点介绍了中华村作为重庆市首批实验村和示范村所取得的荣誉:该村累计获得7项国家级荣誉,包括2010年的“全国文明村”、2018年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2019年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的“全国美丽乡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以及2021年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此外,为纪念王良同志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村内设有王良纪念馆和故居。同时,李书记也指出,当前在服务“一老一小”方面仍存在短板,亟需在外语教育和智能设备使用等方面获得帮扶。对此,团队代表吴丹汇报了相关实践计划:团队将开展“双语课堂”,为村内儿童提供英语启蒙等帮助;协助村委会翻译特色农产品宣传资料,助力柑橘、枳壳等产品拓展市场。指导老师王虹表示,学院将与中华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持续组织志愿者开展实践活动,构建“高校+乡村”线上配对课堂辅导的协同发展模式。

  实地走访察实情,精准对接需求。座谈会后,团队深入村内开展实地调研。在基础设施方面,成员们实地察看了硬化后的村道串联起家家户户,实现“户户通”,新建的文化广场也为村民提供了优良的活动场所。在特色产业方面,团队成员在村民引导下走访了中华村锦鲤园。经调研了解,该园占地108亩,养殖了蓝衣锦鲤、孔雀锦鲤、秋翠锦鲤、昭和锦鲤、红白锦鲤等十余个品种,分别寓意富贵、吉祥、健康、幸福、鸿运当头等美好愿景,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特色亮点。调研同时发现,部分老年村民对智能手机操作存在困难,儿童英语启蒙教育资源也相对匮乏。一位村民奶奶的诉求:“孙子在镇上读小学,英语作业我辅导不了,要是能有人教教娃就好了”,更让团队成员明确了精准服务的着力点。   
         此次深入基层的实践,使团队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与亟待解决的实际需求。接下来,服务团将按照既定方案,扎实开展精准帮扶,充分发挥外语专业优势,聚焦解决中华村“一老一小”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正如指导老师王虹所言:“高校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既要‘走进去’深入调研掌握实情,更要‘沉下去’担当作为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让知识的种子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开花。”
作者:官思羽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系綦乡智慧行,语润中华兴民生”社会服务践行团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桂工学子走进鹊鸣春:沉浸茶产业链,共绘乡村振兴图
  •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威海)沂萌队举办“巧手制
  •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智汇乡村发展,谱写振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