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南京医科大学“控糖脱敏护成长之路,接苗防疫守青春之盾”实践团队走进南京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开展为期一天的实践学习。12名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深入科室,近距离观察基层妇幼健康服务的运行模式。
智能科普墙,政策可视化 在健康宣教区,长达25米的智能交互式科普墙吸引了团队的目光。触摸屏上,“两癌”筛查、出生缺陷预防等政策以动态图表呈现,实时更新着区域数据。预防医学专业张婧菡记录下关键信息:“2025年上半年,全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覆盖率达98.7%,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2%。”
“互联网+妇幼”服务,便捷高效 在孕产保健中心,团队成员了解到“健康南京”APP如何简化孕妇的就诊流程——预约挂号、检查结果查询一键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张诗彤注意到,系统通过“橙色”“红色”标识精准识别高危妊娠,2025年上半年已预警263例。护士长演示了远程胎心监护系统:“社区卫生院的异常数据,三级医院专家可实时会诊。”正在产检的周女士说:“家庭医生服务让我少跑5次医院,关键检查一次不落。”
疫苗冷链管理,精准到每一支 走进儿童保健区,疫苗全程冷链管理系统让临床医学专业顾如意印象深刻:“每支疫苗都有电子监管码,温度偏差超过0.5℃就会触发报警。”在发育评估室,预防医学专业孙澄参与筛查12月龄幼儿,发现发育异常率较去年下降0.8个百分点。所长介绍:“‘出生一件事’系统让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率连续6年超99%,出生当天就能完成血样采集和社保申领。”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疫苗接种中心)
青年建言,助力健康中国 座谈会上,预防医学专业叶佳颖分析数据:“免费叶酸发放覆盖96%目标人群,产后访视率95.8%。”临床医学团队则提出“中学健康驿站”“月经管理小程序”等创新方案,6条建议被纳入保健所改进计划。
校地合作,长效培养人才 活动尾声,校地签订实践基地协议:每季度选派学生轮训、开发“妇幼政策进校园”课程、联合开展社区调研。团队负责人叶佳颖表示:“基层是健康中国的重要阵地,我们既要精进医术,更要培养公卫视野。”
(图为实践队员在妇幼保健所门前和医生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