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武汉晴川学院“将星启航”实践团队探访秦基伟将军故居 ——战场熔炉,锻出 “六边形” 战神

武汉晴川学院“将星启航”实践团队探访秦基伟将军故居
——战场熔炉,锻出 “六边形” 战神
          7月3日,“将星启航”实践团队走进秦基伟将军故居,在青砖黛瓦与历史印记交织的红色热土上,通过聆听管理员讲述、走访村民、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让将军的故事从岁月长河中“苏醒”,用青春视角解读革命精神,用真挚情感传承红色基因。
 
图为秦基伟将军门前石碑
 
图为秦基伟将军故居
 
故居寻访: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踏入秦基伟将军故居,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斑驳的木门、泛黄的照片、陈旧的军装,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将军的峥嵘岁月。管理员秦年安叔叔如数家珍般介绍:“将军的物件、故事,我都当宝贝守着。”
         在秦叔叔的讲述中,将军的形象逐渐鲜活——13岁参加赤卫队,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中冲锋陷阵;长征路上三次爬雪山、两次过草地,重伤仍坚持前行;抗美援朝时期,指挥15军在上甘岭浴血奋战43昼夜,用“骨头比钢铁硬”的意志震撼世界。“每段故事,都是将军精神的注脚。”秦叔叔动情地说。
         谈及将军的轶事,秦叔叔笑着分享:“1953年,将军面见毛主席时,因觉得在领袖面前吸烟不妥,便谎称不会吸烟,事后还自嘲‘说假话要尝苦头’。”这一细节,让队员们感受到将军的率真与对领袖的敬重,也让英雄形象更加亲切。
 
“将星启航”实践队队员与管理员友好对话
村民讲述:精神血脉代代相传
         在故居旁,队员们偶遇村民姜奶奶。谈起秦基伟将军,她眼中闪烁着自豪:“咱这的娃,打小就听将军故事长大!”姜奶奶回忆,将军虽功成名就,却始终心系家乡。黄麻起义时,年少的他无畏投身革命;在长征、抗战、解放战争中,他南征北战,始终怀揣为乡亲、为国家奋斗的信念。
 
“将星启航”队员采访附近村民
         建国后,将军也一直牵挂着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他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立下不朽功勋,推动着军队现代化发展 。他和家人还心系教育,关心家乡孩子的成长。就像秦基伟夫人唐贤美向家乡小学捐款,助力培养下一代,这都是将军一家奉献社会的体现。将军一家的精神,就像咱这的山、水,融进日子里了 。” 说到这里,奶奶布满皱纹的脸,写满对将军精神传承的笃定。
 
图为秦基伟将军纪念馆记录的丰功伟绩
虎将之子:传承父辈荣光
         在将军事迹展览馆,一张泛黄的合影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照片中年轻的秦卫江、秦天身着军装,眼神坚毅。"虎父无犬子啊!"讲解员感叹道。秦卫江将军2000年晋升少将军衔,2012年晋升中将军衔,在军事指挥岗位上屡建新功。其弟秦天从基层指挥员做起,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作战、荣立战功,后转入军事院校工作,2015年起担任重要职务,2016年晋升武警中将。
 
秦卫江
 
秦天
青春感悟:让红色精神永续流淌
       “将星启航”团队不仅是历史的聆听者,更是精神的传播者。通过镜头记录、文字抒写,他们将将军的钢铁意志、家国情怀转化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养分。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红色基因并非遥不可及,它藏在故居的每一件文物中,活在村民的每一段记忆里,更应扎根于青年的每一次实践中。
图为“将星启航”实践队队员在秦基伟故居门口合影
作者:黄龙 来源:武汉晴川学院将星启航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桂工学子走进鹊鸣春:沉浸茶产业链,共绘乡村振兴图
  •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威海)沂萌队举办“巧手制
  •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智汇乡村发展,谱写振兴新